第785章 拔沙俄堡(第1/3頁)
章節報錯
皇帝敲了敲茶杯,將蒙古王公們的視線吸引過來。
婚宴已經結束,現在皇帝跟王公們在喝茶,蒙古王公們喝的半醉,皇帝卻還很清醒,即將要離開,但有些事情還得安排好。
“近年來沙俄不斷東侵,屢屢竄入漠北蒙古部落搶掠,且越來越囂張狂妄,此絕不能容忍之事。”
皇帝招手。
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為皇帝取來一副地圖,皇帝將之展開,漠西、漠北、漠南蒙古各都護府、都督府都已經按劃界標示的很清楚,東面的女真諸部也有。
在漠北草原的北邊,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幾大河,以及幾條重要的支流下通古斯河、安加拉河、維柳尹河、維季姆河、阿爾丹河等都被標示的很清楚。
而東面黑龍江河的上游石勒喀河、額爾古納河、色愣格河等也有標註。
車臣汗等漠北三汗,看著上面的柏海兒湖、大興安山、阿勒泰山、杭愛山等,都不由的瞪大眼睛。
他們對這些太熟悉了,自己手裡也有漠北的地圖,但哪及的上大明天子的這地圖。
心裡暗暗比對,越比對越覺得聖可汗的這地圖更準確更精細,甚至連草原北邊的森林地區也劃的這麼清楚。
土謝圖汗則發現在北邊的那些大河邊,還畫了不少城柵,上面甚至還有個數字。
“這是?”
皇帝指著那一個個城柵圖示對王公們道,這就是沙俄哥薩克人翻越烏拉爾山,滅掉西伯利亞汗國後,一路東進所建立的據點堡寨。
“這裡,鄂畢河與額爾齊斯汗交匯之處,原來是漢特人和曼西人世居之地,沙俄將他們稱為尤戈爾人,看中了這裡重要的水陸交通之利,在這裡建立起漢特曼西斯克城,然後又在上游的鄂畢河畔建立了蘇爾古特城,在上游額爾齊斯河畔建立了託博爾斯克和塔拉斯科城,這些據點都是在五十多年前就已經建立了。”
皇帝指著那一個個城柵圖示,向這些蒙古王公們介紹著沙俄哥薩特人東進的路線。
沿著幾大河流和其支流,利用河流乘坐船隻不斷的東進,大致分成兩條主要線路,一條就是從漢特曼西斯克,到鄂畢河的蘇爾古特,再透過其右岸支流,進入葉尼塞河,他們在葉尼塞河上下游建立了圖魯漢斯克和尹列謝柏興、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等城,這些城柵都是在1600年以後建立的。
從葉尼塞河下游城堡圖魯漢斯克,往東直抵勒拿河畔的雅庫茨克,這座城堡1632年建立,成為遠東中心,設立了督軍府。
而在葉尼塞河上游,他們進入右岸支流安加拉河,建立了雷賓斯克、尹利姆斯克、布拉茨克等城,一路通往貝加爾湖西岸。
這條安加拉河上的據點,大都是1628年以後建立的。
而從雅庫茨克沿勒拿河上朔,也可直抵貝加爾湖的西北,他們在那建立了烏斯季庫特。
也就是在這兩三年,為了尋找一條更易入侵黑龍江平原的路線,哥薩克不再直接從雅庫茨克南下翻越外興安嶺進入黑龍江支**奇裡江流域。
而是改從西面越過貝加爾湖,在湖東面建立起新的據點,透過色愣格河等,進入黑龍江上游的鄂嫩河石勒喀河尼布楚河等。
湖東的巴爾古錫穆和屯(巴爾古津)就是在前年建立的,這也是建立在湖東的巴爾古錫穆河畔。
本來被關押在雅庫茨克的冒險者富商哈巴羅夫,就是靠給新任督軍說自己掌握了一條從上游進入黑龍江平原的路線,才得以從牢裡放出來。
這個傢伙也確實掌握了一條更近的路線,從先從雅庫茨克招募了一支哥薩克傭兵,然後沿勒拿河朔河而上,進入支流奧廖克馬河,一路向南,最後翻越外興安嶺,進入尼布楚河上游,順河而下進入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在尼布楚河口,攻佔了埃文基人的一個寨子尼布楚後,將此改名涅爾琴斯克,休整一番後,便沿大河而下,進入了雅克薩一帶。
這個線路比起原先從湖西繞西南到湖東,然後再石勒喀上游鄂嫩河南下,要更近更快。
貝加爾湖一帶,屬於森林地區。
在蒙古還附屬於金朝時期,草原各部其實是分為蒙古系和突厥系的,蒙古部、韃靼部,都是蒙古系的,而克烈部、乃蠻部、汪克部屬於突厥系。而北面的貝加爾湖一帶是森林地區,以湖為界,湖以西是豁裡禿麻部和不裡牙惕部,湖以東則是八剌忽部。
其中禿麻部、八剌忽部,後來都南下漠南,演變成土默特部、巴爾虎部,只有不裡牙惕部一直留在北方,後來還補了禿麻部他們留下的空當,發展為橫跨貝加爾湖兩岸,也就是布里亞特。
蒙古帝國建立後,貝加爾湖也是其傳統北界。
後來朮赤、拔都等長子系連續西征,蒙古帝國的疆域,在烏拉爾以西擴張到了北冰洋沿岸。
所以森林地帶,皆歸長子系。
忽必烈建立元帝國後,由於朮赤系和幼子拖雷系關係向來友好,所以本來當屬於長子系的貝加爾湖一帶,也給了元帝國,隸屬於嶺北行省。
貝加爾湖以西,一直到烏拉爾山以西,仍歸長子系,建立了金帳汗國、藍帳汗國、白帳汗國。
俄羅斯,是金帳汗國的自治公國,包括最北邊的諾夫哥羅國,都曾是金帳汗的忠實臣民。
後來俄國擺脫了金帳汗國,漸成烏拉爾以西的一霸,但在被波蘭、瑞典揍的滿頭烏後,沙俄人開始往東開拓,越過烏拉爾山,先把西伯利亞汗國給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