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孫覺得不妥,那便就算了吧。”

朱元璋一直在觀察大孫神色,見其面有掙扎,顯然是在為老四的事情犯愁,便就直接開口道。

朱英聞言,抬頭看向老爺子,正好捕捉到老爺子眼中的遺憾還有心疼。

心下一動,開口說道:“不,孫兒覺得遼東奴兒干,四叔可去得。”

朱元璋聽到這話,眼角展開,高興道:“大孫當真覺得沒問題嗎。”

一個是自己的大孫,一個是自己的兒子。

真要對比起來,朱元璋自然是毫無猶豫的選擇大孫。

因為這是朱重八的大孫,老四是朱元璋的兒子。

咋一看似乎有些矛盾,但實際就是如此。

其實對於朱棣,在朱元璋的心中,還是十分喜歡的。

曾經在朝堂上,對於朱棣,多次褒獎道:類咱。

甚至開出過百萬面額的大明寶鈔賞賜朱棣。

沒辦法,朱棣的喜歡,全靠各位兄弟的襯托,除了太子朱標外,幾乎沒有哪個兒子能有朱棣這般優秀。

一個個的,名聲極差,按大明律,全都要給廢掉王爵。

唯有朱棣,行事作風嚴謹,常年作戰少有敗績,在軍中的名聲極佳,在地方上也沒有過於劣跡。

還跟自己一樣,喜歡殺貪官,錦衣衛核查下,證據確鑿,從無誣陷。

不僅沒有虐待百姓,反而民生還算不錯。

算比較成器的朱樉,朱棡,還有其他兄弟,根本無法和朱棣比擬。

算馬皇后嫡子的,便就是老大朱標,老二朱樉,老三朱棡,老四朱棣,老五朱橚。

朱棣雖不是親生,但也是掛在了馬皇后名下,這或許是因為對於誤殺碩妃的愧疚。

小時候朱元璋不喜歡,長大了卻是喜歡得很。

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在諸多兒子之中,只有朱棣跟朱元璋,長得那是最為相像。

然朱元璋要是知道,在自己駕崩後,朱棣這個最像自己的四兒子,特地因為自己那句話:上夢人以璧置於項,既而項肉隱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藥傅之,無驗,後遂成骨隆然,甚異。

然後給自己整了一張鞋拔子臉,或許現在就忍不住抄起棍子,將其一頓暴打。

朱元璋這話的意思,是說自己晚上睡覺的時候做了夢,夢到自己脖子上套了個玉璧,然後融入肉中,變成異骨隆起了。

然後朱棣為了加強君主權威,就給父皇朱元璋整了個天子之相。

因為龍臉一般是比較長的,所以也給自己父皇整了個龍臉。

稍微還算好的,便是供奉在武英殿的畫像,還是以朱元璋本身為主,不然這到了後世都有些扯不清了。

因諸般原因,在朱元璋的心中,朱棣朱英兩叔侄,應當是攜手以扶大明。

卻因為朱英流落民間,老大身死,從而讓老四有了當皇帝的想法。

在不知道大孫的時候,朱元璋其實也有過讓老四當皇帝的念頭。

朱允炆還小,其他兒子沒一個入眼的,能夠對比的,也就唯有老四和允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