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尼拔在地牢裡有四場戲,三場與克拉麗絲,一場與奇頓醫生。在與奇頓醫生的戲裡,奇頓醫生因為拿到連環殺手的名字過於高興,把筆落在了漢尼拔的床上。

怎麼落下的筆,電影裡沒有給出完全鏡頭。只是在這個場景給了筆的鏡頭和暗示,後來奇頓醫生簽字時找不到筆,印證了這個暗示。漢尼拔就是利用筆上的零件,開啟手銬。

這就是為什麼要用玻璃門阻隔,東西都要透過旁邊的活動食物架傳送,而且只能傳送軟的東西。因為漢尼拔可以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東西自救。

奇頓醫生因為高興,忘記了這條重要的規矩。

漢尼拔不是個普通的精神病人,他是個食人狂魔。他對克拉麗絲說,曾經有個調查員想要測試他,結果漢尼拔把對方的肝配蠶豆吃了。

除了地牢裡的四場戲,漢尼拔還有一場是在機場的戲。在這裡,他戴著半截面具,與女議員會面。

漢尼拔的眼睛有個特點,很少眨眼。

不眨眼,讓看到他的人總感覺被一雙眼睛這麼一直盯著,如同被捕食者盯著一樣。

導演戴米一開始還未意識到這點。等在監視器裡看得多,但凡監視器裡吳龍出現,他總感覺到自己像個逃不掉的獵物。即便是睡覺,也睡不安穩。

整部影片最精彩的兩段戲,就是在法404院大樓裡的戲。

在這裡,克拉麗絲與漢尼拔有一場精彩對手戲。

漢尼拔是精神病專家、同時也是心理學專家,他能隔著牢房,只用語言話術,就讓別的牢房裡的人咬斷自己的舌頭自殺身亡。

克拉麗絲在漢尼拔面前,根本沒辦法抵抗。

她最終因為想救人,被迫向漢尼拔說出了童年的陰影。

漢尼拔看到了克拉麗絲眼裡的淚水,她是含著淚說尖叫羔羊的事。這個故事與他推斷的不一樣。

羔羊既比喻不懂反抗或無法反抗的人,也比喻一個人的童年。

每一個精神病人或者心理有問題的人,多數童年都有陰影。

漢尼拔看出了克拉麗絲有陰影,以為克拉麗絲童年的陰影和他、和其他心理有問題的人一樣,都是不幸的遭遇。

結果,恰恰相反。克拉麗絲雖然有童年不幸,但留給她心裡陰影的,卻是別人的不幸。

克拉麗絲母親早逝,十歲時當警察的父親被歹徒殺死。但她很堅強,還想著去救羔羊。

這才是漢尼拔最終願意幫助克拉麗絲的原因。

這個細節展現在漢尼拔與克拉麗絲的對話裡。

克拉麗絲說她被小孩尖叫的聲音吵醒,出去尋找聲音來源,看到了羔羊被宰殺的場景。

這個時候,漢尼拔特意問了一句:“那你就跑掉了?”

羔羊是無法反抗的,十歲的克拉麗絲也是羔羊,所以漢尼拔特意這麼問。

很多心理有問題的人,他們黑暗的童年經歷中,如同無法反抗、只能沉默的羔羊。

因為,羊被宰殺時,根本不會叫喚!

所謂的羔羊在叫,是克拉麗絲十歲成為孤兒後內心的無助,以及對犯罪分子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