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是不相信吳龍所謂的帶她入戲。她相信自己的職業,她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好演員,演技不比那些拿到好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女明星差。

戴米喊“action”後,朱迪立即進入狀態。

吳龍的安排,這一段一直拍下去。幾個機位一起拍,一次拍完。後期剪輯時再分開剪,這樣可以保持狀態的連續性,讓所有鏡頭保持連續的完整性。

後期,會用技術抹掉攝像機和攝影師。這雖然多花些錢,吳龍認為值。再說這種抹除技術以前會很昂貴,現在隨著這種技術的成熟,費用相當便宜。

這是數碼軟體技術升級帶來的好處。

精神病院地下室的通道,右邊是牆,左邊是牢房。裡面關押著各種精神病人,或者心理有問題、變態的人。

通道前的鐵門開啟,進入狀態的朱迪神情有點緊張,她進入角色克拉麗絲·史達琳。

攝像機在朱迪面前,拍攝著朱迪在盡力掩飾自己的緊張,深呼吸,走入地下牢房的通道。

眨眼,嘴巴微動,轉頭,每個細節都反映出一個實習調查員進入讓人恐懼的精神病院地牢的忐忑心情。

每看到一個精神病人,她的表情都有反差變化。

害怕、擔心、緊張,假裝鎮定、強行讓自己鎮定,平復自己劇烈跳動的心。

當來到最後一間牢房,看見吳龍時,朱迪忽然間感覺自己忘記了攝像師、忘記了導演、忘記這是在拍電影。

只以為,自己就是克拉麗絲·史達琳,站在牢房裡的不是吳龍,而是克拉麗絲·史達琳要見面的精神病專家漢尼拔·萊克特博士。

精神病專家被關在精神病院地牢,普通人聽到一定會感到好笑。可深知漢尼拔背景的克拉麗絲,不僅不感到好笑,還感到擔心和害怕。

別的精神病人所關的地牢,是鐵欄門。

漢尼拔所關的地牢,是玻璃門!

不能讓他有機會接觸外界!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用監獄裡的犯人來比喻,漢尼拔就是個重犯!

隔著玻璃門,克拉麗絲看見牢房中央站著一個人,這個人似乎在微笑。因為燈光的光線關係,竟看不清隱藏在陰影裡的他的眼睛。

這對一個習慣看人的眼睛來做出判斷的調查員來說,並不好。

吳龍的身後,有一臺攝像機往外拍。朱迪因吳龍影響入戲的變化,被鏡頭捕捉到。

這樣的表情變化,和之前看其他精神病人的表情變化,更加豐富多彩。

這也襯托出吳龍飾演的漢尼拔又多令人恐怖。只看一眼,就能讓人不由自主地從心底生出寒意。

看著監視器的戴米右手握拳,輕擊左手掌心,表示朱迪的表演真的很贊。

之前他內心是反對吳龍要求的,他認為沒必要設定那麼多機位。鏡頭分開拍就可以,就算連著拍,最終也是要剪輯的,何必那麼麻煩。

可現在,得到朱迪神情變化的鏡頭,戴米心裡覺得吳龍不愧是拿到好斯卡最佳導演的人,安排的事情彷彿是預先知道一樣。

要知道,精彩的表演並不一定能重複再現的。如果分開拍攝,沒有前面朱迪看過這段通道的堆積,很難有這樣精彩的神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