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納影業,吳龍在看整理好的洛奇的訓練紀錄片。他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決定紀錄片的走向和資料的取捨。

洛奇的比賽,吳龍並不過多幹涉。該教的,已經教了。剩下的就是洛奇自己吸收,形成洛奇自己的風格。

若是吳龍干涉過多,會導致洛奇不能遵循本心本性的發展。這對洛奇不好,洛奇不是吳龍的機器,他是個人。

吳龍只有在發現洛奇經過多次拳賽,沒有改掉一些毛病或者形成一些毛病,他才會指出來。

只是,洛奇確實是這方面的天才,根本不需要吳龍指出毛病。洛奇就像一塊海綿,不斷地、瘋狂地吸取著拳臺上比賽的經驗。包括怎麼應對對手一些小動作、怎麼面對裁判和觀眾的不滿。

他打得很有耐心,嚴格按吳龍的計劃,打滿三局才在最後幾秒鐘將對手ko。

在比賽時,一定要有自己的時間觀念,這是吳龍對洛奇強調的。

一個好的戰士、綜合格鬥家,對時間的掌控是很精確的。只有對時間的流逝把握精確,才能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策略。

對整場的時間把握,可以反應在對對手的時間把握上。可以觀察中對手的興奮度的起伏、體能的消耗、節奏如何等等。甚至能觀察出對手的出拳頻率和速度、對手什麼時候習慣出什麼拳、什麼時候的組合會重複出現。

洛奇都漸漸融入其中。

可以這麼說,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但,除了吳龍,沒有多少人能看得出來,洛奇已經在表演、在戲耍對手。

吳龍說過,洛奇要以賽代練。所以,他打比賽的頻率雖然很高,但在比賽中根本不需要用全力。

如此,一天的休息恢復,一天的狀態調整,足以。

“龍,還沒看完?走了,該下班了。你需要放鬆。我在密林香餐廳訂了位置。那可是米其林二星餐廳,我要為自己慶祝。”

吳龍開始收拾東西。

“米其林,很貴吧?”

“是有點貴,我也不常吃。”

湯姆開車載著吳龍來到密林香餐廳。這裡環境優雅,鬧中取靜。裡面沒人大聲說話或喧譁,服務員說話也是輕聲細語、態度極好。

“你隨便點。我又贏錢了。”

難怪這傢伙要請客,應該是一直在買洛奇贏。

吳龍對西餐無愛,也沒看選單。等著湯姆點完好,也跟著要同樣的菜。

服務員竟然認出吳龍是東方功夫王,悄悄問吳龍能不能與他合影並簽名,吳龍答應。

“先生,您的惠靈頓牛排。”服務員將兩人牛排放在湯姆和吳龍面前。

惠靈頓牛排是一道傳統的某國名菜,也是被譽為最優雅的某國菜。這道菜做起來很麻煩,對廚師的手藝極其考究。

外表是一層金黃誘人的酥皮,酥皮下是火腿蘑菇層。最裡面是煎過的菲力牛排。

菲力,是指牛裡脊肉。

如果有人把一份簡單的酥皮包牛排端給你,說這是惠靈頓牛排,那其實是想蒙你。

在西餐菜品中,多數菜名帶“惠靈頓”的,基本上就是外殼包有一層酥皮,裡面包一大塊的肉。

比如包個豬排,就是惠靈頓豬排。包個鮭魚,就是惠靈頓鮭魚。包個雞排,就叫惠靈頓雞排。更有甚者,包著蘑菇,叫惠靈頓蘑菇。

很多人以為,惠靈頓牛排就是把牛排煎一下,包上酥皮入烤箱,時間一到出爐。

但是,並非如此。

惠靈頓牛排絕對是考驗一個西餐廚師的菜品。

如同中式菜品咕嚕肉和幹炒牛河一樣,被稱之為廚房剋星。

惠靈頓牛排,就是西餐裡的廚房剋星。特別是一些表演廚藝的節目中,但凡指定做惠靈頓牛排的,很多廚師都會在這道菜上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