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三個評委是不可能真的把灌湯黃魚吃完。他們還要吃黃虎做的菜。也就是忍不住想再吃一點,被黃虎喝止。做為評委,是試吃,不是吃。黃虎要求保證比賽的公平,他的喝止沒問題。

“你們演得真好!”歐家豐讚揚三位演評委的演員。認為這三人的表演,讓他感覺這灌湯黃魚真的是天下美味一般。

“很奇怪,我感覺自己真的是在做評委。”

“我感覺這道灌湯黃魚真的很美味,很好吃。”

“就算現在表演結束,我還是很想吃這灌湯黃魚。”

三位演員此時此刻,居然一時分不清剛才吃灌湯黃魚是在戲裡世界,還是在現實中。

這灌湯黃魚,是不是真的像剛才品嚐的那樣好吃?

“真的有這麼好吃?”歐家豐其實就是想過來嚐嚐看,想弄清楚是不是真的很好吃。

又或者只是因為這三個演員的表演,才讓人以為很好吃。

歐家豐是這部電影的投資人,演員們都知道。聽到歐家豐這麼問,他們同時點頭。反正剛才的感覺就是那樣。亦幻亦真,應該是真的。

“導演,這灌湯黃魚還要拍嗎?”歐家豐問。

劉錦秋已經嚥了幾次口水。

“不用拍了。”他問吳龍:“龍哥,我們可以嘗一下這道灌湯黃魚嗎?”

吳龍點頭。

整個燒製灌湯黃魚的拍攝過程,一鏡到底。但實際上做不到真正的一鏡到底,後期會剪掉一些鏡頭,形成電影裡的合理性。

比如,泡發海鮮的鏡頭。吳龍沒有內功,根本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泡發好海鮮乾貨。

他手中的海鮮會換上泡發好的海鮮。

還有用玄冥寒冰掌冷凍海鮮上湯。吳龍不可能施展出真的玄冥寒冰掌把湯汁凍好,也是換上冷凍好的海鮮上湯。

呈現在螢幕上的,將是一個偽長鏡頭。

歐家豐先是舀了一勺湯汁品嚐。湯汁入口,味美鮮甜,醇而不膩。

“好!”他忍不住大讚。

“好味道!”

“太好吃了!”

其他人吃了這灌湯黃魚的湯汁後,也是讚不絕口。

那三個演評委的演員已經吃過,自然不好再吃。只能在一旁不停的咽口水,流口水,擦口水,再咽口水。

從別人的表現看,剛才他們吃的是真正的好吃,不是表演入戲後的錯覺。只是剛才吃的時候如戲如幻,不能以現在這樣的態度吃,真是可惜。

歐家豐自己就是大廚,心中對這湯汁已是肯定態度。和臺詞說的一樣,比佛跳牆的味道更鮮美、更香。

應該是包裹在黃魚身體裡的原因。

野生黃魚本身就是很貴的一種魚,味道鮮美受人喜愛。

再配上佛跳牆差不多的海鮮湯汁,真的是充分融合在一起。味有層次感,卻又渾然一體。

他再吃一口魚肉。魚皮又彈又勁道,魚肉細白,又嫩又鮮。黃魚本身的鮮,再混合從海鮮上湯的鮮。更加獨特,真是鮮、香、甜。

這個甜,不是放糖形成的甜,是食材本身的甜,是魚肉本身的鮮甜。

魚的烹製方法中,只有蒸這一種,才能最大的保證魚肉本身的鮮甜鮮美。

又人說魚生才是。

魚生是最能吃出魚的本味,但不是師大的魚肉本身的鮮甜。

因為魚肉生的時候,沒有經過加熱發生變化,其鮮甜不能被更好的激發。

只有魚肉由生轉熟的那個時候,魚肉本身的鮮美才是最大的被釋放出來。

所以,蒸魚最考驗一個廚師對火候的掌握。

歐家豐本以為吳龍只是功夫厲害,他的廚藝也只是表面功夫。沒想到,自己想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