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意中人(二)
章節報錯
那個時候是1981年,人們的思想還沒有徹底的解放,人們所注重地是自己的名聲和榮譽,把自己的名聲和榮譽看得非常重,若不是如此,朝豔姐也不會因為一雙高筒襪年紀輕輕地而命赴黃泉。男的與女的單獨相處,如果不是確立了戀愛關係或者是關係八字還沒一撇,肯定不會公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因此,那時候搞物件、談戀愛跟做賊差不多。
生活依然如常。
但在阿利見到過王l榮以後,生活裡就彷彿有了一個目標和希望,每天都企盼著能見到她,企盼她能來自己的家找妹妹。即使那時的學習異常緊張,但在自己心裡,一直都有她的模樣,在自己的腦海裡揮之不去,她的微笑,她的面龐,她的身材和列寧服,還有就是她的眼裡透露出的一絲哀傷。。。。。。即使是在家裡看書,心也沒有在書上,不時地抬頭望向家門,豎著耳朵仔細傾聽著外面的動靜,可是,每次都很失望,接著就是心裡湧起一絲惆悵。。
世間對人最公平的,莫過於時間,它不多曾給任何人一分鐘,也不會少給任何人一秒鐘。但人們有時會感覺時間走的太慢,那是因為一個人的生活裡缺少了什麼,所以才會無所事事,百無聊賴,或打牌,或k歌或玩或耍;或者一個人孤獨的在站臺上,望著成雙成對趴在地上的鐵軌,空曠的視野,拉長了列車到達的時間;亦或是你想立刻馬上就見到心愛的人卻不能相見,需要在難捱的時光中等待,從而忽略了時間它自身的執行步伐;又有時感覺它太快,是因為你享受著眼前生活中的安逸、舒適與美好,把這種美好無線期的延長或者直到永遠,但還是被迫離開或者放棄,讓人懷念和感嘆;與心愛的人在一起共度的美好快樂時光,說不完的綿綿情話,緊緊相擁的身體,流不完的眼淚和不得不說的“再見”還有,就是與討厭的人在一起,那讓人窒息的空間,無可奈何的煎熬,無話可說的等待著離開或分手的節點出現。。。。。。在一起的一分鐘,彷彿是在過一百年。
王l榮的五姨家裡離阿利家不遠,就在阿利所居住的前興街x號的南邊,妹妹每天去上學,都會直接從后街穿過,經過王l榮的五姨家,招呼王l榮一起去上學,而放學時,倆人結伴兒回家,她回家後妹妹再從后街穿過,也正是如此,妹妹才與她成了好朋友的,不然,她到阿利家裡是沒有契機的。
阿利有的時候,就私自出去,到她五姨家的門口轉轉,看能不能碰巧遇見,把那種不能見到她的必然當作偶然因素來看待,但大多數的時間裡都是無法碰見的。
她五姨家正好是一個衚衕的緊裡面,從路旁到她五姨家的門口,至少有近二十米的距離。阿利望向五姨家的門,門緊閉著,從外面聽不見裡面有什麼聲音,還不能近前去看。她五姨家裡養著一條大狼狗,如果在衚衕裡被碰巧咬了也是活該——因為沒有任何藉口在人家的門口瞎轉悠。
一連兩個姓星期,她都沒有再露面。
那天阿利在學校裡,寫好了一封信,準備送給王l榮。阿利把自己對見到她以後的思念之情,日日夜夜都想見她的感受,都對她進行了毫無保留地表達,其情亦切,其意亦真,是自己真心的表白,在信中還特別提到了自己將來要養活她;現在做朋友云云。寫好了以後阿利就將它夾在書裡拿回了家,再偷偷地用漿糊把信封得嚴嚴實實的,在上面寫著“王l榮親拆”。本來是想透過妹妹送給她的,但是後來一想不妥,這事兒怕第三個人知道,如果不成的話,豈不都尷尬?!阿利最後決定還是自己親自給她,如果不成的話,也就倆人知道。因此一直等待著一個契機。
終於有了機會。那天的王l榮來找妹妹,也正好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家,阿利就趕忙把她叫住了:“你進來,我有事跟你說。”
“啥事?”她進了屋,臉一下子紅了,低著頭問道。
“我給你寫了一封信,你抓時間看看吧。”在話出口的一剎那,阿利怕她不接。
“信?”她挺吃驚,但還是順手接了過去。
其實她和我都知道,她不易久留,所以她拿著阿利的信,匆匆地離開了。。
阿利隨著她的腳步聲越來越遠,直至沒有了聲音,阿利的心一下子就放下了,但馬上就是擔心:她會怎麼想?會同意嗎?
除了思念之情一直都沒有停止外,隨之而來的,擔心之情又襲上了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