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次子溫侃時,溫體仁語氣中的自豪之意任誰都能聽得出來。

他這個次子雖然在功名上成就很一般,但在實務上卻表現出了高人一等的才能。

溫侃在司農寺分管的事務上凡事都會親力親為,只要不懂的就去翻找書籍或者請教內行,平時在與下屬甚至農戶打交道時從不擺任何架子,並沒有首輔公子的那種傲氣,這種低調樸實的作風博得了司農寺上下的一致好評。

“還是聖上眼光卓絕,用人並不單看其學識,而是更看重才幹和品行,選賢用能並未只停留在口中,如此一來方有如同吾兒一般之能吏有施展才幹之處。

長此以往,將來這般能吏或是蒞任地方主官,或是身居廟堂高位,其務實之風定會使我皇明之氣象煥然一新,聖上所言遠超漢唐盛世之景象不遠矣!呵呵呵呵!”

許是年紀大了的緣故,平日裡端謹嚴素的溫體仁話也多了起來,穿堂過院之間,與溫元聊得不亦熱乎。

“老爺下值了?妾身和孫氏恭賀老爺壽誕之喜!願老爺身體康健、無病無災、福壽延年!”

把溫體仁送到四進的住宅門前,溫元施禮回返前院,溫體仁搖搖擺擺的進了內宅中,老妻胡氏和妾室孫氏已是聞聲立在主房的堂前,看到自家丈夫進來後,兩名婦人連同幾名婢女齊齊蹲身施禮。

“唔,自家人不必多禮了,今晚你二人也陪著老夫喝上一杯,多年來你二人跟著老夫也受了許多委屈,溫家到今日這般地步,你們也是付出良多,老夫心中自是有數!”

看到滿頭銀髮、年逾花甲的老妻,以及已過知天命之年的妾室,溫體仁的心中也是感慨萬千,本待多說幾句溫情的話語,但礙於外人在場,最終還是略作安慰,隨後邁步進了屋內。

“老爺,妾身已叫人去知會儼兒、佶兒,稍後他們便會過來給老爺問安。

今日既是壽誕之喜,老爺待會可要多喝幾杯。妾身知道老爺不喜排場,儼兒本打算去外面請了戲班來府上唱戲,也叫妾身給擋下了,還是咱們一家人熱熱鬧鬧一起吃個飯就好!”

胡氏和孫氏一邊幫著溫體仁脫下官服和靴子,換上寬鬆舒適的道袍和便靴,一邊絮絮叨叨的跟溫體仁拉著家常,溫體仁則是一改在外面沉肅端正的做派,臉上帶著笑容任由老妻邊捯飭邊絮叨,沒有絲毫不耐煩的樣子。

當年他還是一個一文不名的窮書生時,大戶人家小姐出身地妻子便毅然嫁給了他,隨後便拿出自己的嫁妝支援他讀書科舉,這個恩情他一輩子都記在心中。

“下個月初六是你的生辰,到時候叫儼兒再將戲班子請來府中,咱們好生熱鬧一番。多年來,老夫生受你了!”

待衣袍靴子換好之後,溫體仁端詳著老妻已現老人斑的面龐,目光中滿是溫暖之意。

“這可使不得。老爺是一家之主,這壽誕都辦的如此冷清,妾身哪有資格比老爺還要隆重。

老爺有這份心意,妾身就知足了。你我夫妻一場,本就該相互扶持,哪來生受之說,老爺可別這般說道。妾身一把年紀了,也不喜喧譁吵鬧,老爺還是罷了此唸吧!”

聽到溫體仁這番言辭,胡氏慌不迭的擺手拒道。

“此事不用再議,老夫自有計較。時辰不早了,飯菜可曾準備妥當?”

溫體仁心中主意已定,遂笑著把話題岔了開去。

“老爺,姐姐算計著老爺回家的時辰,剛才帶著妾身親自下廚各自燒了幾個拿手菜,現正在蒸鍋裡溫著呢,老爺這便要去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