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片刻後,陳奇瑜打破沉寂,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呵呵,陳卿深知我心,此確為朕之打算,此並非是驅虎吞狼,而是藉助外力,於開海一事上形成良性競爭,以此促進我朝加速富民強國之程序!

此舉絕無秋後算賬之意。

數年來,靖海伯一門於我大明貢獻卓著,其于軍政民生方面可以說有功於社稷,朕自是看在眼中、記在心裡,朕只會酬功,絕不會行鳥盡弓藏之事!此一點不僅是對靖海伯而言,而是文武盡皆適用!”

朱由檢對陳奇瑜能猜出自己的想法一點都不感到吃驚,為了防止這位重臣多想,他當然會否認自己這條驅虎吞狼的策略。

他挑選的這些重臣,哪一個不是人中精英?

如果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的話,這些傢伙身上沾上毛,一個個絕對是比猴兒還精的主。

這個比喻好像用過了。

作為一國之主的他,最希望看到的是君臣團結一心,共同開創輝煌盛世的場面,而不是君臣離心離德,相互猜忌算計,只顧私利、枉顧國事的樣子。所以,既然陳奇瑜猜到了他是因為忌憚鄭家,所以才打算引荷蘭這個海上霸主為奧援的想法,那他直接就開誠佈公的講出自己的想法。

不搞秋後算賬,功過分開,賞罰分明,這樣的君主才會讓臣子安心效命。

無數事實證明,歷朝歷代時時處處想著用陰謀詭計算計臣下的君王,最終會把一個國家徹底搞壞。

到目前為止,鄭芝龍並無絲毫抗拒違拗自己和朝廷意志的行為,這樣聽話的臣子,當然要酬功。

“適才鄒卿也曾言道,荷蘭國最強者便是其當時無人與之匹敵之海軍,其正是依仗鉅艦大炮之威,方能馳騁於無盡之洋麵上,於各國之間溝通有無、獲取巨利,既然其目的是經商賺取銀錢,那我大明所產出之物大可以與其進行合作,此乃雙贏之局,何樂而不為之?

如何與其合作,商貿只是一方面,朕意染指其將作特長,尤其是造船方面,此為我大明之短板,必須師其長技以補大明之短。

至於合作方式,其一便是購買。

荷蘭造船業如此興盛,其每歲所產之巨船可謂海量,本著其國政府以趨利為主之特性,卿等在與其談判中,可以提出以現銀或者貨物相抵之方式採購其鉅艦之請,樣式與大小要酌情搭配,數量先以兩艘為準,之後根據情況再予以新增。”

按照常理推斷,大明採購戰艦的要求不會遭到拒絕,尤其是隻採購兩艘,這對坐擁一萬多艘各種艦船的荷蘭來說,根本不會放在眼裡。

朱由檢之所以第一次只打算買兩艘艦船,並且要一大一小,主要是從目前的現狀做出的決定。

要想建設強大的海軍,沒有五十年的時間是做不到的,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否則會被撐死。

欲速則不達。

現在除了鄭家,能夠操控武裝艦船的好水手很難找到,這個需要慢慢尋找和培養,至於艦船上的軍卒,現在倒是已經有了現成的一支隊伍。

為了適應海況,劉國能和張文耀所部曾經在登州訓練了大半年之久,雖說這支隊伍談不上是海軍,頂多算是海軍陸戰隊的雛形,但他們至少已經適應了海上的許多狀況,等有了自己的艦船後,在慢慢進行各方面的培養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