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追蹤
章節報錯
羅雙興帶著人馬星夜趕路,到達東林寺附近已經是三天之後,這可以說是神速了。
聽說朝廷大理寺左右寺丞羅大人親自前來江西,當地衙門擺出隆重迎接的架勢,從進入廬山區域,便有人帶路相迎。人馬還沒有到東林寺,縣衙知縣金佩昌大人便置辦酒席接風。縣衙雖然窮,可這點招待業務費必須出,必須得好生照顧。
羅雙興一向敬業,一般不敢耽誤公事。然而這一次想到弟兄們連日裡跟著自己吃苦,也未能好好品嚐當地特色,便答應在離廬山附近的星子縣南康鎮住一晚,好好放鬆一回,順便犒勞兄弟們。
那日,金大人本以為京城下來的人露會出了本來面目,大碗大碗喝酒,大口大口吃肉,還要撒酒瘋罵罵咧咧,可是羅大人帶來的人,出乎意料,軍紀嚴明,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他不甘心,便死命勸酒,好歹將差役們喝多了。吃完飯喝完酒,他們都在驛站休息,也不聽戲。
金大人知道這些人是辦皇差的,不敢有半點怠慢和閃失,佈置幾個衙役守在驛站,生怕出事。俗話說得好,怕什麼來什麼。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到了三更,府上衙役來敲門,說是大事不好,有人行刺羅大人一行人。
金大人差點暈死過去,如若羅雙興在星子縣遇害,自己的腦袋就得搬家。他甚至顧不得穿鞋,連忙跑出屋子叫人備轎。
說實話,羅雙興在大理寺查案緝捕,遇到過不少的兇險,膽量早就被嚇大,而此次在星子小縣城裡突然受到行刺,他十分不理解。一路過來,似乎沒有得罪他人,也沒有攜帶錢財,不會引起盜匪注意的。
喝完酒後,雖然比較疲勞了,但他知道使命重大,不可掉以輕心。不管金大人如何勸酒,如何巴結他皆不露聲色。席間,金大人叫來侍女,生得楚楚動人,也在金大人眼色下來敬酒。兄弟們支撐不住,漸漸喝多。羅雙興禮貌且有分寸,不為女色所動,酒只飲七八分,算是留了一點清醒。他想,既然在鎮上,又有金大人擔當著,不會出大事的,讓兄弟們好好休息一下,日後還有更苦的差事。
南康鎮三面環水,負山襟湖,空氣溼潤。此時正是秋末時節,深夜時分,羅雙興突然被一陣寒冷驚醒。他睜開眼睛,不遠處河水拍打聲傳過來,此起彼伏,隱約之間,他聽到一聲金屬落地的聲音,很像是刀撞石板的聲音。他下意識跳下床來,躲在窗下,就在此時,從窗外飛進東西,打在棉被上。他近前一看是飛鏢,若不是他驚醒離開,可能已經殞命。
羅雙興抽出掛在床前的寶劍,拉開房門,只見黑影跑過過道已經竄入對面。羅雙興大喝一聲,刺客一驚,朝兄弟們住的客房投了幾把鏢就一躍到了房頂。羅雙興連忙追去,刺客已經跳下屋面。
羅雙興怎能讓人逃脫,也跟著上房,一個跳躍,落在刺客跟前。
刺客拔出短劍衝上來,羅雙興揮刀迎接。兩人拼殺幾個回合,刺客武功了得,羅雙興並無勝算。突然,刺客又騰空躍上旁邊圍牆,黑暗中兩道閃光迎面而來。羅雙興意識到是飛鏢,連忙後翻躲過,飛鏢打在磚牆上,斷成兩截,說明此人臂力驚人。當他起身時,刺客已經消失。
從刺客身手判斷,此人應該是軍營中歷練過,功底紮實,劍法精湛。
羅雙興顧不得追人,回到驛站,連忙踢開房門察看,有一個弟兄頭部中刀死亡,其餘人還是熟睡。
直到金大人趕到,只才發現他留下的衙役都被割了喉嚨。
羅雙興不明白,為何有人會截殺他們,從京城到星子縣,幾乎沒有停留,我身份也是隱瞞著,如此大膽刺殺官府之人,只有一種可能,便是元朝遺臣,殘餘軍隊官兵所為。
第二天清晨,兄弟們起來,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同行的人卻已經死亡了,非常吃驚,此時才明酒能“舉杯邀明月”、又能“對酒歌人生”,酒,畢竟是吉凶所造,情感所釀,喝多了必誤事啊。
羅雙興要求金大人加緊搜查,查明刺客真相,隨後報於他,自己帶人趕往東林寺。
在大理寺數年,經歷過不少的案子,養成了羅雙興細緻謹慎的作風。他在東林寺組觀法師的陪同下,勘察了密佈失蹤時住的禪房。
從現場看,屋內陳設整齊,沒有打鬥痕跡。以密佈的身手,一般人根本奈何不了他,很可能是用了迷魂藥。就算羅又興判斷正確,可事情過去十多天了,搞不好密佈早就被人帶外遠處,或者已經被殺了。
羅雙興細想之下,昨日又遭到刺殺,情形非常嚴峻,恐懼得很。若是這樣讓密佈消失了,皇上能放過自己嗎?所以必須找到密佈。
一張大網撒開了。羅雙興借大理寺的名義,要求將關卡設定在三縣之外,嚴查過往車輛和行人。隨後組織各縣衙役到各處打聽,排摸各地情況。就想我們現在一樣,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打一場人民戰爭。這效果還真不錯。有人反映廬山南部
,距東林寺三十里的貓頭嶺有陌生人出現,經常下山購買食品。
羅雙興敏銳地覺察到,可能是綁架人員隱藏在山裡。
羅雙興在當地衙門人員的帶領下,悄悄進入山林裡,隱蔽起來。可是連著幾天,並沒有發現有生人出沒。眼看所帶乾糧就要吃完,兄弟也是精疲力盡,羅雙興打算先回去休整。突然從山下上來一名村姑,提著籃子,揹著包袱,非常可疑。按理說,這裡林深僻靜,野獸出沒,鄉村女子不會獨自上山。
羅雙興留下兩人繼續監視,其餘人跟隨村姑上山。
估摸著走了七八里地,村姑來到一山洞附近,有兩個男子在等待,手裡還提著傢伙。村姑將東西交給他們之後,急急忙忙又下山。等村姑離開了男子的視線,羅雙興讓人將村姑捉住。
一經審問,這才明白山上這夥人曾經下山,在村姑這裡訂購了食物,預付了銀子,要她每三天送一次,山上有多少人他也不清楚。從提供食物數量判斷,大概有十人左右。
羅雙興讓手下綁住村姑,先送下山去,叫衙門多派幾個衙役上山。他觀察著這裡的地形,思量著如何捉拿山上這夥人。
過了不到半個時辰,附近突然有鳥兒驚飛。羅雙興感到不妙,興許是被山上綁匪設定的暗哨發現了。果然,山洞不時有人出探望,神色緊張。
看來他們是想從後山逃跑。
羅雙興從差役手上接過一把弓箭,尋覓到一個合適位子,搭弓將箭射向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