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九章 地運昇天,帝位中樞(第1/2頁)
章節報錯
黑雲壓城,軍氣沖霄,天光似乎都暗澹下來,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大街上,行人稀少,不復往日的車水馬龍,百姓們都躲在家中,惶惶不可終日,一旦京城被破,最先倒黴的就是他們這些百姓。
太極殿偏殿。
大殿中充斥著嚴肅肅穆的氛圍,所有的朝臣們皆是面色深沉,一語不發,陳皇后端坐在屏風之後,臉上也是掛滿了愁容。
即使她早就已經暗中密令調遣中州各地的守備進京護衛,但還是遲了一步,沒想到城外的禁軍居然這麼快就生出了反意,更是冒著大不韙攻打帝都,其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但現在,她只能希望京城內的守軍多堅持一會兒,等到各地的軍隊趕來,便能夠拖延時間,與禁軍們談判,現在京城守備空虛,他們根本沒有談判的資格。
“啟稟娘娘,國師正率領玄鏡司配合守軍在城頭護衛。”倏然,細密的腳步聲傳來,隨即便是低沉的聲音響起。
“國師?”
“玄鏡司在京城的人不多,即使他們去了恐怕也不足以抵擋十萬大軍啊。”
“普渡慈航什麼時候回來的?”
·····
聽到這則訊息,朝臣們開始竊竊私語起來,顯然他們都不知道蘇銘回京的訊息,而且對玄鏡司此次出動很不看好。
陳皇后心裡一驚,隨即下達命令,“傳令,授予國師臨機專斷之權,命京城守軍全力協助他護衛京城!”
一尊元神修士,應該能拖延不少時間吧?她如是想道。
城門前,蘇銘一襲白衣勝雪,隻身擋在關前。
兩裡外,趙成騎著一匹神俊的寶馬,眸子裡滿是不屑之意,現在他手握十萬大軍,加上現在京城群龍無首,對他再無壓制力,因此他身上亦是生出了蟒蛟氣運,一旦進入京城,他便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坐鎮中樞,化蟒為蛟,到時候便可一步登天,再進一步,也並非沒有可能!
城頭之上,一群穿著黑衣黑甲,帶著漆黑麵具計程車兵正蓄勢待發,漆黑的鎧甲上金色的篆文神光流轉,攝人心魄,尋常士兵只要一靠近,就會產生一股泰山壓頂的感覺,因此,他們身側百丈範圍嫩,沒有一個士兵敢在此停留。
他們便是蘇銘從各州縣召回的暗衛,因為時間有限,他僅僅只召回了五分之一,都是分散在中州各地以及附近大州的,南方和北方的因為距離太遠,尚在趕回的路上。
當然,蘇銘之所以能這麼快召回他們,還得感謝法網,雖說現在法網已經沒有多少防守之力,但用來傳信卻是極快,因此,他才能早早佈局,安排他們趕回京城。
雖說僅僅只匯聚了一千人,但結合京城大陣,守城是足夠了。只可惜,當初神武帝手下的那支暗衛在宮變那一夜曇花一現後又不見了,太子也掛掉,神魂入了幽冥,所以,他也不知道現在這支暗衛在誰手上。
若是有那支暗衛在手,他要做的就不僅僅是守城了,暗衛作為軍隊與修士相結合的產物,匯聚軍陣與道術,戰鬥力強悍無比,若是能有五千暗衛,足以硬憾這十萬大軍,他就能站在幕後,不必自己親自出手了。
蘇銘暗歎一聲,雙指立於胸前,斬業劍從虛空中浮現,赫然出鞘,佛光聖氣照耀三千,燦然無比,暗澹的天色瞬間被佛光掩蓋,,好似化作一片金色世界。
“起陣!”
一聲低喝,京城腳下開始緩緩震動起來,城牆,閣樓,皇城,大街小巷,城門,整個京城表面都浮現出一道道閃爍著金光的玄妙符文,流光溢彩,堅不可摧。
與此同時,京城地下三千丈,九條地脈上一道道金色鎖鏈浮現,每一道鎖鏈都彷佛有萬千符籙疊加,牢牢地將地脈封印。
九條地脈,猶如九條地龍,輕輕一震,便是地動山搖,但在大陣的保護下,整個京城安然無恙,沒有產生半點裂縫,渾然一體,無法撼動。
蒙元時期,屠龍術士劉伯溫斬蒙元龍脈,洩元大都地氣,後受到長安殘餘龍脈牽引,關中之地再度恢復了生機。
因此,前朝楚國承天立命,建都於此,後來,大楚歷代皇帝多通道,請了不少高人勘察地脈,逆改風水,久而久之,長安城聚八方之氣,引得萬邦來朝。
直到神武帝身死,大周氣運衰弱,沒了龍氣的遮掩,蘇銘才發現隱藏在長安城(上京城)地下的九條龍脈。後來,他以無我梵音收服了隱藏在宮中的元神修士,從他們的記憶中得知了這九條龍脈的來歷。
當初神武中興,定鼎天下,在前任國師的主持下,大周以龍血澆灌龍脈,蘊養生機,後來,前任國師從別處拘來八條龍脈,湊成了九龍吐珠之局,供養上京城,隨後,在修士的鍛造下,整個帝都又被佈下了大陣,這才是京城的真正的根基,也是大周的底牌之一。
隨著法陣被激發,九條龍脈身上的鎖鏈出現細細的裂縫,隨即寸寸崩裂,龍脈之上生出氤氳的氣運,九龍昇天,一聲長嘯,這道氣運騰空而起,化作一道磅礴的金色氣運注入大周的氣運神龍之上。
《獨步成仙》
原本大周的氣運衰退,如同一條老龍一般,鱗甲破碎,周身滿是傷痕,傷口處還有些許黑氣逸散,隨著這道氣運入體,它身上的傷勢瞬間恢復,一聲長嘯之下,山河皆動,整個京城的百姓們都聽的清清楚楚。
在大周氣運升騰的那一刻,九州各地的草蟒蛟龍齊齊一震,原本勃發的氣運似是被斬去了一刀,嗚咽一聲,氣勢大衰。
與此同時,太極殿內,跪坐在神武帝靈前的永安公主李婉兒嬌軀一震,頭頂天門之上金色的氣運神龍以肉眼可見的速速迅速長大,數息之間就已膨脹到了千丈。
此刻,蘇銘放出了大周積蓄了四十九年的龍脈氣運,使得國運恢復了許多,氣運分為三種,一種是天運,一種是地運,一種是人運。
天運,便是上天賜之,先天而生,隨著天時的變化而變化,強弱不一。而地運,指的便是地脈之運,比如洞天福地,或是名山大川,這些地方往往都佔據著強大的地運,因此傳承久遠,甚至是亙古長存。
而人運,則最易生變,像是曾經的大周氣運就包含著大量的人運,一旦人心變化,人運就會隨之而變,是一把雙刃劍。
大周的國運飽含著天運,地運,人運,之前損失的一直都是人運,而現在蘇銘放出了大周儲存的地運,一下子使得大周國運重新恢復了生機。而且,這些地運純粹無比,沒有受到萬民之氣的半點浸染,對於大周氣運而言,無疑是最好的神藥,將它從起死回生的邊緣拉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