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白馬將軍震九州(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這個公孫瓚,怎麼可以這樣?!他瘋了嗎?真是,真是!”
在劉備的軍中,聽說了公孫瓚縱兵屠殺的訊息之後,不少人都表示了驚訝與困惑。但是劉玄德卻對此表示平靜,甚至說,他早就有種預感,公孫伯圭會做出這種事情來。這是長久以來被他壓制的瘋狂與惡劣一口氣釋放出來之後,造成的惡果。
“但是,也到此為止了。”劉備的心裡面暗暗地想——
現如今的局勢是這樣的。在徐州方面,張飛的偏師會和了泰山軍,他給予了泰山臧霸一個安東將軍的名義,並且以張飛為徵東將軍,統帥徐州軍,以及原有的部隊。
這大概五萬左右的部隊,劉備給他的任務是從側翼看住,牽制住公孫瓚。
而另一方面,便是騎軍——劉玄德分兵兩路。一路以張郃、高覽為主,繼續從冀州側翼防禦,以及牽制公孫瓚的部隊。為了增強他們的力量,劉備將一支禁軍,涼州騎兵營抽調出來,給張郃與高覽指揮。
再之後,便是劉玄德的主力部隊。
在濟陰,他與執行了一系列側翼牽制與攻略任務的關雲長會師。劉玄德的軍隊因此得到了增強。
擁有三營冀州禁軍,四營冀州軍與四營冀州徵召兵的劉玄德,冀州主力部隊已經超過了十二萬之重。同時麾下擁有三營禁軍騎兵,以及來自兗州、豫州乃至荊、揚諸地的部分兵力。劉玄德麾下大軍,已經膨脹到了二十萬之眾。
除此之外,冀州側翼的戰場上,得到增強的河北集團軍仍舊擁有超過十萬大軍。劉玄德的軍戶與動員兵制度,使得冀州的動員能力超過了天下任何一地。因此在與遼東軍的戰鬥中傷亡了數萬軍隊後,在短時間內,河北軍仍舊迅速補充,乃至擴充到了十萬之眾。
再加上徐州方面的偏師,劉玄德的兵力總數,仍舊超過三十五萬,其職業化程度與戰鬥力,相比遼東軍仍舊有過之而無不及。
或許也是考慮到了這方面的因素吧,所以當劉備回師的訊息傳來之後,公孫瓚竟然沒有第一時間發動軍隊與劉備進行決戰,而是選擇了收縮防線。將大軍退回河北……
當然,並不是所有軍隊都果斷的服從公孫瓚的命令的,不少來自草原的,窮瘋了的部落民貪戀中原繁華富裕,因此沒能果斷抽身撤退。
他們的下場自然非常悽慘。眼看著被糟蹋了的田地城池,即使劉備再怎麼寬容,最終也毫不猶豫的下達了命令。
屠殺,一場屠殺。將幾乎所有滯留在大河以南的公孫瓚的軍隊全部殺死了。
劉備,就這樣形成了與公孫瓚的隔河相對的局勢……
當然說是這麼說,但是在冀州大部分仍舊屬於劉玄德,而幷州絕大部分屬於劉玄德的盟友的情況下,公孫瓚實際上仍舊是以一隅之地,敵對劉備。
尤其是在劉玄德已經擊垮了南方的袁本初的情況下。就算雙方對峙,以劉備擁有的中原青、徐、兗、豫以及冀州大部分,荊州南陽,揚州兩江……這樣龐大的領土的情況下,時間是站在劉備這邊的。
公孫瓚的領地,甚至連支撐他麾下四十萬軍隊持續作戰的能力都沒有。而劉玄德卻可以憑藉他強大的經營能力,不斷地提升自身實力,最終對公孫瓚取得壓倒性的勝利。
這種情況下,雙方隔著大河,進行了幾輪對峙,以及小規模的,互有勝負的騎兵戰。
劉備與公孫瓚的期望都一樣。都期望對方過河。
等對方過河,然後春天大河解凍。再然後對方就無法進行後續補給支援。就可以用甕中捉鱉的戰術獲得勝利。當然兩者對比,仍舊是劉備更佔據優勢。只因為公孫瓚沒有水師,而劉備在河水之上,卻擁有一支相當不錯的水師。
所以最終……當時間轉眼,到了191年的2月份時,劉備還是做出決定。“度過黃河!”
隨著劉備的一聲令下,超過二十萬大軍渡過了黃河。
在這種情況下,公孫瓚再次猶豫,而後決定再後退一步。於渤海郡高城縣附近展開了陣型,一場決戰,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