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瘋了。”

有三義行的商人間諜,錦衣衛、繡衣衛的職業間諜。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北方,大江以北。

當聽說了袁紹有意僭越稱帝之後,劉備忍不住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原本袁紹挺聰明的一個人啊。

他難道不知道,在稱帝之後自己與劉備之間就沒有轉圜的餘地了麼。

自己還想要安安心心的多種幾年田。至少多輸送一些移民去遼東和朝鮮啊——朝鮮雖然山地比較多,但是好歹也有些許平原的。譬如說平壤平原之類,開墾出來養活幾十萬人口也沒問題——

當然了,朝鮮這樣比較貧瘠的地區,實際上並沒有太多收益。之所以將這裡佔據,一方面目的是為子孫後代計,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以朝鮮作為跳板,而後經略瀛洲。

在瀛洲經略完畢之後,好歹艦隊從瀛洲出發,前往新大陸的旅途縮短了幾千裡。把握便大了一點點。

劉備當然知道,這是一個頗為浩大的工程。想要完成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

但是就算這樣也必須要做——打下整個美洲,便是子孫後代千年的基業!再加上佔據了整個亞洲的帝國本土。那麼華夏民族未來兩千年引領世界潮流的地位,便理所當然無法動搖!

這便是劉備的最佳野心所在——

當然了,這幾十上百年時間需要慢慢的來,在打袁紹之前,最多做出個遠航瀛洲,宣佈瀛洲是我大漢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

劉備原本的計劃便是,等到佔據瀛洲,好歹運輸一點金銀銅礦過來,再之後再進攻南方袁紹。這樣一來,袁本初好歹能多活兩三年。

但是現在看來,袁紹或許覺得兩三年的壽命與當皇帝過把癮就死比起來,沒有太多吸引力。但是無論如何,他這樣的所作所為,打亂了劉備的計劃。

“彼輩奸佞,應是聽聞徵東將軍遠征瀛洲,覺得朝廷無人,這才如斯大膽,竟然僭越的。”

除內閣之外,軍事會議上自然少不了大總參謀部的一眾人等。包括郭嘉在內的一眾參謀,以及身兼帝國最高軍事長官,內部稱總參謀長,對外則是大將軍的劉玄德,在軍事問題上都擁有不遜色於內閣的發言權。

“的確如此。不過賊首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這一次說不得要貽笑大方了。”另一邊,同樣擁有足夠許可權的高參荀攸輕笑著,這樣說道。

與最終決定擔任內閣尚書,不得不拋棄純軍事路線而轉為文官的荀彧不同。荀攸最終決定正式參軍,成為了劉玄德軍中,可以與郭嘉、戲忠諸人爭奪一下副總參謀長寶座的男人。

而在他說完這話之後,在座諸人互相對視了一下,都看得出對面的男人的輕鬆愉悅——

他以為朝廷沒了徵東將軍的海軍,就征討不了江南了嗎?

或者說以為如今屬於徵南將軍關雲長麾下的長江艦隊,與他的揚州水師比起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

好吧,關雲長的長江艦隊兵力還真不如對面揚州水師的多。只因為關羽還要管轄五萬禁軍,以及幾十萬名為郡兵,實際上已經基本改造成了生產建設兵團的徵召兵——這些徵召兵目前就在江北一代進行開拓。並且對於荊州地區進行愉快的滲透。甚至制定了對於雲夢澤的開發計劃。可以說除了作戰任務之外,生產建設任務更重一些。

因此如果單純的,雙方在長江進行水戰的話,那麼關羽恐怕還真不是他的對手。畢竟長江水量比淮河大太多了。也在更南方,根本不會凍結。

再加上南方的小朝廷,同樣明白長江防線對他們的重要性,也知道比起劉玄德的精銳部隊,他們的那點破爛陸軍根本沒有任何獲勝的可能。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水軍對江南來說,勉強算是新生的部隊,再加上袁本初拼命努力,所以受到江南世家影響比較小,勉強可以算是袁紹的嫡系部隊。

這樣一來,袁紹就非常愉快的產生了這樣的想法——

自己稱帝,劉備肯定不幹。不幹就肯定得打。

他選了曹操這個叛徒死去瀛洲的機會叛亂,目的就是為了爭取時間。

大海茫茫,曹操這一去能不能回來都是兩說,就算能回來,恐怕也得很久之後了。

而自己在江南可以好好地,愉快的爽一把。

甚至他還有種妄想——那就是獲得勝利——如果劉備並不能忍耐到曹操回來,而是直接選擇強攻的話,沒有足夠水軍,只能依靠關羽那點半吊子的劉玄德,說不得不是自己經營已久的水軍對手。

自己甚至很可能收穫一場巨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