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理說,這樣強壯的戰俘,應該老早就解決身份問題的。

以他的力氣,還有賣力氣的程度。老早就應該攢夠了工分。

甚至說以他的能力,不去做礦奴,而是參軍當兵,也一定能很快混出頭。

但他就是沒有。只是平靜的在礦井裡面賣著傻力氣。從硬木製的軌道上推出一車又一車的礦石,換取一日三餐的大碗麵條與配菜。唏哩呼嚕的吃上一頓然後倒頭睡覺。

最開始的時候,真的有人覺得他是傻瓜,然後動了歪腦筋。但是很快人們就發現了,不管這傢伙真傻還是假傻。都不是他們能對付的了得。

就算在睡覺的時候給他頭上蒙上麻袋,然後毆打——這種方式在奴隸中間的成功率相當高——也沒辦法傷到他一分一毫。

所以有人覺得奇怪。

這麼厲害的傢伙,幹嘛還要在這裡混呢?投靠驃騎將軍,戰場上博個封妻廕子不是更好?

於是又有的人覺得,是這個人太膽小。或者這個人是個死硬的太平道份子,就算過了這麼久也不肯放棄對大賢良師的信仰。只有這樣的傢伙,才會堅持到最後,絕對不向驃騎將軍低頭——

在如今——儘管是他們曾經的敵人——但劉玄德在他們心中的威望與形象,卻無比高大。

這不單單是因為劉備的強大與紅寶書,同時還是因為獎勵機制下,那些“獲得了成功”的人們的宣傳。

最先完成獎勵機制,攢夠工分而後成為正式員工的人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而後他們的工作便是在每旬一天的休息日出去,看一看如今日新月異的冀州的情況。再回來,每個礦區一遍,向礦奴們宣傳如今的冀州,在劉備的治理下變得如何富強。並且鼓勵他們好好工作,爭取有一天也享受上這樣的生活……

也因為這個原因,曾經的精神支柱,精神信仰在確定無用後,以最快速度被拋棄掉了。同樣因為這個原因,曾經的“背叛者們”,在面對這個傻大個的時候,心情很複雜……

或許是覺得愧疚,或許是有些鄙視。總而言之的很複雜。

無論如何,在礦奴們閒著沒事的時候,都會這樣那樣的說些閒話,以排憂解悶。有關這個強壯的傻大個的事情,是他們最好的談資之一。

而這個談資,在190年1月的下旬,達到了巔峰。

儘管已經過了年。但天氣仍舊很冷。礦奴們沒什麼像樣的禦寒衣物。幸好,深入地下的礦井裡沉悶卻保暖。在裡面工作的時候勉強可以保持身體的溫度……

這種糾結讓奴隸們不清楚,究竟是應該希望在溫暖但潮溼的礦井裡面努力工作呢,還是應該希望去地表,寒冷的窩棚裡面瑟瑟發抖。

也就是在他們糾結的時候,礦井外傳來了一陣陣的喧譁聲。讓礦工奴隸們,忍不住停下了手裡的活計。向外張望。

眼看著這一幕,工頭們忍不住的大喊著:“看什麼看?!有什麼好看的?!快點幹活,幹活!”

——因為劉備的礦井採取了嚴格的積分,獎勵機制,並且給與他們足夠的期望的緣故。所以劉玄德的礦井奴隸們的反抗性並不是太高。

也因為這個原因,礦井並不需要部署太多兵力。也不需要太多的“工頭”來監督。

甚至在這些奴隸們產生騷亂時,工頭不需要多揮動鞭子,只要大喊大叫,就能讓礦井恢復秩序。

……

但是緊接著,外面的喧譁聲變得更大了。礦工們的騷亂變得更大。他們多半不是真的想叛亂……事實上,就算是他們叛亂,接下來又能去哪兒呢?

他們只是好奇,以及擔心。如果這裡遭到進攻的話,攻擊者是否會連他們一起不分青紅皂白的殺死呢?還是說有別的事情發生了?

“我去看看,你們這群人別動!否則叫兵過來把你們都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