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倒是一表人才。”在吃飯的同時,劉玄德也上下打量了一下新人。對於荀彧,他比較放心。

一方面是荀公達,已經將他這個小叔叔的性格脾氣還有能力,對自家諸公通報了一遍。另一方面,透過這兩天時間他的表現,劉玄德也確定了這位荀文若的確有才能。

至於說是否配得上歷史上的那個“吾之子房”的評價。暫時還看不出來。不過劉備覺得自己可以期待一下。

至於說另外一邊的郭奉孝。

“所以說啊,志才,你這不是騙人嗎?!你把我騙到了這裡來,結果這裡沒有酒喝,你必須要負責的啊!”

在旁邊對著戲志才糾纏不清的那個流氓。任何人看了都忍不住的想搖頭。這樣的傢伙真的是那個歷史上的鬼才郭奉孝,而不是某個跑來這裡混吃蒙喝的騙子嗎?

雖然就戲志才的態度來說,應該是沒問題的——你看他一邊很不耐煩的說著:“我騙你有什麼好處?但是這裡是幕府,是要做正事的啊。怎麼可能讓你隨便胡鬧?”一邊對著那傢伙揮手。

那麼這樣的話,這傢伙就是郭奉孝了?

“所謂的風流不羈,實際上和流氓混子就只有一牆之隔啊。”劉玄德忍不住的,暗暗地在心裡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兩相對比,果然還是荀彧好,荀文若厲害的多了。允文允武。無論是作為參謀軍官還是政務官都是第一流的。而且看上去就是聽話懂事的模樣,比起那邊那個流氓,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劉備的心裡面這麼想著,似乎是因為兩邊有對比了的緣故吧,他怎麼看著荀文若都覺得好,而怎麼看著郭奉孝都覺得不好……當然不管怎麼樣。他最終還是決定要去安慰一下,並且和他們說一說話……這並不是看在他們是荀文若或者郭奉孝的面子上。而是劉備每有一批人進來,都會這樣安慰他們,和他們說說話,以讓他們能夠最快的融入集體。

每一批都有幾十人,每一批的幾十人,劉玄德都會記得他們的名字,甚至還記得他們的一些興趣愛好,能夠說一些話。

所謂的“記得名字”從古到今,一直都是上位者安慰屬下的最佳法寶。在這個時代也不例外。絕大多數人都對劉備能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名字,並且給與勉勵感到驚訝,甚至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一種自己能夠平步青雲,自己受到了重視的錯覺油然而生。

當然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劉備在面對荀彧與郭嘉的時候:“奉孝,等政務結束後再如何放縱都無所謂。只要稍微注意身體即可。”

對於郭嘉的態度是這樣的,我很關心你,也會順著你的脾氣。但是你如果能注意一點身體,為天下萬民多賣命幾十年那就再好不過了。

面對這樣有誠意的劉玄德,即使是郭嘉這樣的人,也多少覺得得意與感動。

“雖然說品味差了點。”他心裡面這麼想——同時,郭嘉會將所有不喜歡飲酒放縱的傢伙歸結為“品味差”。

“但是,的確算是明主了。”他最終有點兒不情願的的想。

這是他認真努力的分析天下之後得出的結論。現如今全天下,有明主相,能夠奪取天下的傢伙,目前看來只有劉玄德一個人。

這裡面除了一部分,是基於現實進行的推演之外,還有一部分,是所謂“天命”。

雖然劉備對於劉秀頗為不以為然。但是天下的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位再興漢室的天子,是“天命之主”。

漢室的天子,在被廢立之前,是被折騰的最慘的一個。與之相對的,漢室之後的那些天子們被愉快廢立,基本上都是一步到位的。

被權臣們殺全家,當成渣渣一樣毆打什麼的都有……而至於漢室天子為什麼會被這麼折騰——就是因為害怕。因為害怕啊。

漢室四百年江山,中間崩了之後,竟然還能出現劉秀這樣的人物逆天改命。這難道不是劉氏擁有天命的證明嗎?

在這種情況下,漢室宗親之中,是否會再出現一位如同劉秀一樣,再一次逆天改命的角色,自然就成了如今天下諸多勢力思考的問題之一。

於是,劉玄德出現了。

驚才絕豔。同時擁有強大到難以想象的實力。再加上與之前的劉秀一樣,都是遠支宗親出身。並且在之前曾經向別的劉氏天子效命過(劉秀之於更始帝)。

這麼一想,就難怪會有人將劉備,與劉秀聯絡在一起了——雖然一個革命者與一個世家立起來的招牌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核心完全不同。但是外在方面,總會迷惑全天下九成以上的人的。

“這麼一想……雖然稍微有點無聊。但是想要做一番大事業的話,就只能投靠這傢伙了啊。”

他的心裡面這麼想:“而且至少,這位主公對我還是挺看重的,嘿嘿。畢竟我可是郭奉孝……額……”

下一秒鐘,劉備的手按在了與他同期的荀文若肩膀上。

“加油,文若。”

劉玄德非常用非常溫和的語氣,對荀彧說出了這樣的話。

雖然後面沒有“我很看好你。”這樣的字尾,但是已經足夠了——周圍的那些庸庸碌碌的笨蛋也就算了。但是郭嘉這種聰明人,怎麼可能分辨不出來劉備的話語中的期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