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進了山陽鎮的大道,速度自然就快上了不少。

山陽號稱龍平縣最為富饒的市鎮,自然有極為特殊之處。

自古凡是欲興商業,必先修路,不然即便當地有再好的資源也售賣不出。

有些山上的邊遠之地,單單就是修路這一事,就要費盡萬般辛苦。

而山陽自來就有四面八條路,通達天下先的讚譽。

山陽通途,在東南之地極為有名。

自然更有名的,是這裡號稱東南糧倉。

據說一縣之糧,可供東南一地之需。

當時在馬車上朝清秋和老爺子就提起了這個在書上見到的趣聞。

老爺子大笑不已,笑著說是以訛傳訛,龍陽縣確實產糧不少,可要說能夠支撐整個東南,那就是有些痴人說夢了,要是真有這麼一日,他這個老傢伙半夜都要被笑醒。

馬車走在官道上,道路寬闊,至少可以容下數馬並行。

江南之地多植楊柳,而東南之地則是更多種植香樟,如今道旁的香樟已經抽出枝芽,藤蔓延伸交織在一起。

走在江南,總會有一種客路青青柳色新的春意撲面而來。可在東南之地,迎面而來的反倒是一股帶著塵埃的厚重。

車上的老人伸了個懶腰。

“少年之時,年輕氣盛,以為男子漢大丈夫,世上何處去不得。平日裡最是喜歡悄悄溜出門去,四處遊蕩,只是到了如今這個年歲,才逐漸明白一個道理,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固然慷慨意氣。可人死歸故鄉,狐死必首丘,又何嘗沒有道理?”

朝清秋笑道:“不過是出趟遠門而已,老爺子說這些話未免太早了些。”

老人摸著花白的頭髮,“不早了,人生四十古來稀,人啊,有時候就要服老。”

“我從永平鎮而來,永平鎮裡的孫老爺子的年紀可是要比老爺子你大上不少,如今孫老爺子還能每日下棋釣魚,老爺子也要看開些才是。”

老人笑著點了點頭,“朝公子說的有道理。我也聽說過永平鎮孫老爺子的傳聞,日後有機會,總要見一見的。”

大道易行,不過半日的路程他們已經來到了山陽鎮外。

鎮前立著一塊碩大的木製牌坊,山陽鎮幾個金色大字在日光之下,泛著淡淡的金色。

兩側是兩隻威武的石獅,昂然矗立,一派威嚴。

朝清秋看著這般盛大的聲勢,皺了皺眉頭。

官場之上,最重規矩。民間雖然要好些,可對這些其實也極為看中。

“是不是覺的有些過分了?”老人笑道。

朝清秋點了點頭,雖說鎮門是鎮子的門面,可裝飾的如此富麗堂皇,難免就有些用力過猛。

他一路走來,見過的城鎮也不算少了,可還不曾見到過這般佈置。

“原本自然不是如此,當初這裡也就只有這個木牌坊罷了,不過後來縣令大人把縣衙搬到了這裡,自然而然的也就順手修了修這處門面,朝公子以為這裡修的已經夠鋪張了吧,其實所用金銀大概不過是當初縣令大人向我們收取的十分之一。”

朝清秋點了點頭,對這個縣令大人又多了幾分瞭解。

……………………………

此時正是午後的熱鬧時分,商販行人穿梭在街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