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已東出,山間雲霧散去,露出天上飄散不去的流雲與天際間一抹微白。

林間樹葉與地上花草隨著偶爾吹過的春風起舞。尚未散去的露珠飄蕩在山間,掀起一陣陣春雨。

朝清秋走在林間,他雙手攏在袖中,任憑露珠打溼衣衫。

他也會偶爾彎腰撿起地上一朵朵被露珠打落在在地的野花。

別在鬢間。

頭上戴花君莫笑,人生何處似尊前。

眼中所見歡喜事,此中卻懷悲慼心。

何似在尊前。

若是讓旁人見了他而今的相貌,定然要嘲笑不止。

北人自來都是女子戴花。男子戴花,天然便少了些英氣,多了些脂粉氣。北人豪烈,自來多慷慨悲歌之士,可死於疆場,死於山野,死於路邊淤泥中,獨獨不願死在榻上。頭上戴花,反倒是要比取他們的性命更難一些。更何況北方男子多虎背熊腰,頭上戴花,自然是看不得。

只是朝清秋本就身形消瘦,遠遠看去便是一副書生樣貌,而今戴花而行,反倒是另有一番氣態。

世上常有簪花郎。

方才他在離山書院之中與沈知遠說的輕鬆,可天下事,從來都是知易行難。

畫地為牢,舉步維艱。

他抬起一手,一拳揮出,罡氣帶起四面風聲,吹落落花無數。

這些日子他的修為依舊是卡在三品武夫,不曾寸進,只是出拳之時卻是又比往日裡快了幾分。

沈知遠說修入世劍便要以紅塵礪劍,修行練拳又何嘗不是如此?

秦無意傳給他的劍意自然極好,可這些日子卻也是沒什麼長進。秦無意的劍意太過灑脫,灑脫到讓他有些羨慕。

身前三尺劍,一劍天下事。

欲悟此劍,當有此心境。

只是他是朝清秋,尚有天下在心間。

……………

白馬載經,懸空說法。

修佛之人,若是千辛萬苦去往西南懸空寺,多半要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可若是來這白馬寺,定然不會失望。

當年修建白馬寺之時佛門也是下了大手筆,佛寺恢宏,山高月小。每在日出之時,山間雲霧升騰,恍若仙境。山後有一座依山石而刻的巨大佛像,垂目低眉,俯瞰人間。

朝清秋站在寺前的青石臺階上,初春微風裡還帶著些自山下飄來的泥土氣。

今日閒來無事,最宜走親訪友。

他的朋友本就不多,既然見過了沈知遠,自然要來看看釋空。

他抬步朝佛寺中走去,不時有虔誠佛徒自他身邊匆匆而過,嘴裡低聲呢喃,唸唸有詞。有女子求一個好姻緣,有商人求升官發財,有父母為自家兒女求一個平平安安。

一條青石路,也見人間百態。

朝清秋走在路上,望著山後那座大佛。當年他母后也算是虔誠的信佛之人,可結局如何?

心心念念,不見如來。

他向來以為,天下宗教哪怕教義千變萬化,說到底,也不過是導人向善四字而已。

青石路不長,他且走且停,來到寺前時,幾個小和尚正拿著掃帚在寺前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