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的是,於院士讓寧有光休假的時間段。

未來時,時望月隔壁的房子裝修好了。

人喜歡的東西可能時刻在變,審美的風格卻趨近統一。

是以,他自己住的那套房子是極簡風,隔壁這套房子裝修的風格比他現在住的這套更極簡——是侘寂風。

全屋微水泥打造侘寂風格的居住空間,加入了許多自然元素。

大面積使用溫潤自然的木、麻,營造自然古樸的氛圍感。

整個空間都被淺色系包圍,弧面,弧形,拱形的使用,弱化了平直的線條穿插感,從視覺上傳遞出柔和,自然的感覺。

因為隔壁已滿足了兩人全部生活的需要。

這間房子就有了“去客廳化”的佈局,不要茶几,不要沙發。

客廳的空間被打造成了學習區。

入口充滿了藝術感,通高的書架放滿了各種書籍,木材制的牆裙與櫃子融為一體。

懸浮吊頂結合線性燈帶,讓整個空間從視覺上顯得更加寬敞,空蕩,又能強調美學氛圍。

然而,精心打造的書房卻又不同於傳統的侘寂風佈局,清麗靈動的顏色改變了原風格的古樸沉悶。

在這間通透寬敞的書房裡,綠植和鮮花隨處可見,讓清冷柔和的空間多了幾分熱烈和盎然的生命力。

全套空間,兩人的用心也隨處可見。

有專門用來冥想的冥想角落,還有專門用來準備茶水的地方。

原木和巖板結合打造餐廳島臺,溫暖柔和。

餐廳也延續了侘寂風的整體風格,靈動中充滿了簡約,樸素之美。

全屋沒有大量昂貴的豪華傢俱,但有很多藝術品。

整體色調簡單自然。

米白色與原木色進行同類色分層,讓人一進門就能感覺到屋內的安靜清寂之感。

書房窗戶外的小院也充滿了自然靈動的氣息。

春天的時候。

寧有光偶然說了一句:“好喜歡春天的玉蘭花啊。”

時望月就給她在天台上種下了一株白玉蘭花樹。

等到秋冬時節。

這株白玉蘭花樹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已然頑強的存活了下來。

“這是什麼?”寧有光指著一個空蕩的角落裡,擺放著的一株陌生的植物問。

這株植物有駝灰色葉面配上淺橄欖綠色的葉背,自帶高階感,株型也很大氣,放在角落裡自成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