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大部分想法,是並沒有辦法在現實裡很好執行的。

很多人每個暑假的時候就會訂立各種各樣的目標,比如6點早上起來,6:30跑步,7點結束跑步後,讀一下課外書,做一下習題,然後休息半個小時,這半個小時可以看看電影,玩玩手機,然後繼續學習到12點,然後吃飯。

然而到了實際中大部分人在開始的一兩天,還能堅持,然後過了一段時間,在他們睜開眼睛後,就發現時間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12點,耳邊還傳來母親喊他吃飯的聲音。

至於,什麼跑步,運動,看書,做習題,抱歉,不存在的。

廖鴻博現在的處境也是這樣,他計劃其實已經相當不錯,但問題是計劃永遠都只是計劃。

他精密計算出來的資料是人類可以接受的最高限度,而那只是理論上可以達到的資料,他高估了自己,那並不是他自己可以接受的最高限度。

然而對於死亡和黑暗的恐懼,讓他實際上只堅持了3次持續失血,就選擇了安逸的降低溫度。

按照他豐富的醫學常識來說,他本來以為自己能堅持4次持續失血後,才開始選擇1次降低溫度,在這一個小時內讓身體儘量適應失血的狀態,在適應失血狀態後,繼續進行放血。

這樣循序漸進地減少身體內的血液基數,是為了讓人體強大的調節機能發揮作用。

讓身體的各處組織和器官明白,他的主人正在被迫改變,你們也需要進行適度的調整,只要這樣的命令能順利傳達到身體各處,存活率也就能大大增加了。

只要身體內的血液數量不是驟然下降,人體的接受能力還是很強的,起碼在這短短的50多分鐘裡面,廖鴻博已經感覺不到之前身體各處傳來的虛弱感,以及大腦傳來的暈眩和嘔吐感。

不過他也並沒有高興的太久,一開始其實是最容易度過的階段,這一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所以他也很珍惜現在這種看似稍微有些不舒服的感覺,因為他清楚這樣程度的不舒服其實已經略等於無,在之後的幾次失血後,自己的身體會迅速惡化,這種若有若無的不適也會變得很強。

再次閉眼休息了幾分鐘,勾魂人的沙啞聲音再次出現在房間裡。

“第4個小時結束,你有一分鐘的時間考慮第5次死亡遊戲的專案,【1】持續失血或是【2】降低溫度。”

“60, 59, 58, 57,......”

廖鴻博沒有急著選擇,因為他清楚自己每多拖延一分鐘,那身體能製造出他的血液就會多出一兩毫升。

一兩毫升的血液看似不起眼,然而實際上卻可能會影響到最後的生死,所以謹慎如廖宏博這樣的人肯定是會分秒必爭。

誰知道會不會就因為缺少了幾毫升的血液,導致大腦的供氧不足而出現昏厥的狀態。

所以直到勾魂人倒數到最後三秒的時候,廖鴻博才咬牙切齒的說道

“我選擇第1個,持續失血。”

直播間內聽到廖鴻博的話,眾人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

“好傢伙,這都流了小半管血了,這還選擇持續失血?”

“光是聽到那血滴滴嗒嗒的落在量杯裡面,我就感覺渾身雞皮疙瘩都冒了起來。”

“如果換作是我被捆在上面,恐怕早就已經嚇死了”

“之前不是有人說他不夠狠嗎?這他媽哪裡是不夠狠?這完全就是狼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