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毅結束通話了外勤組組長打來的電話,對於外勤組的無功而返,他沒有任何的驚訝和憤怒。

對於勾魂人行事的謹慎,他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

如果真的收到什麼重要的訊息,他倒是會以為是勾魂人設下了什麼圈套。

畢竟勾魂人喜歡捉弄懲戒所,已經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事情了。

上次雖然貌似找到勾魂人的一些線索,但是在後來的篩查中卻發現獲得的指紋居然是懲戒所的一位高階督察的指紋,身形也和這位督察完全一致。

但是這位督察在勾魂人犯案的時間點是擁有不在場證明的,他和其餘兩組人正在聯合執行一起兇殺案件,有超過30人以及會議的影片錄影證明,在同一時間,這名督察正在眾目睽睽下工作。

因為高階督察不可能是勾魂人,也不可能是影片中出現的那個將境外傭兵抓走的人。

這一樣懲戒所的人對抓捕勾魂人的信心更加不足了,畢竟這樣神出鬼沒的一個傢伙,甚至沒有辦法透過生物的資料進行檢驗。

畢竟現在懲戒所主要的偵查手段就是靠指紋錄影以及身體資料,進行確認疑犯,畢竟每個人的生理特徵都是不一樣的。

然而現在連靠這些資料去抓捕勾魂人都沒辦法做到,一切看到的資訊都可能是假的,對方可能是一個1米9的壯漢,但你獲得的資訊卻可能是1米3,也可能是1米4,他甚至可能隨機地抽取任何一個人的身體資料作為物件目標。

除非將勾魂人當場抓獲,否則也就無濟於事了。

當然也可以像是季月澤一樣潛伏起來,不斷地揣摩人的犯案習慣,在他犯案之前甚至犯案時候,將他抓住。

然而這樣抓捕難度,其實要比事後去抓,難上千百倍。

畢竟勾婚人不像一些特定的罪犯一樣,作案動機純粹,作案目標相對固定。

方毅倒是希望勾魂人的作案更加瘋狂,目標更加準確,像是當年那位人稱剪刀手愛德華的殺人狂一樣。

雖然他作案手法很惡劣,連殺了72人,但是僅僅一個月就落網了。

因為他的目標實在太過固定,目標永遠都是那些行走在黑暗角落的外賣員,特別是喜歡穿著紅色裙子和紅色高跟鞋的外賣人員更是他最為喜愛的。

最終,這位令人聞風喪膽的殺人狂是在當地的懲戒所的聯合伏擊下,落入陷阱。

而紀越澤現在所做的事情,其實就有點像是之前抓捕愛德華的手法。

不過兩者又有很大的差異,愛德華的動機和目標太過專一,即使是普通人都能猜到,就不要說經常和犯罪打交道的懲戒所。

然而勾魂人的行動卻是多變的,出擊的角度永遠都是羚羊掛角,沒有一絲可以尋找的蹤跡。

在專案組以為他會繼續對外國人出手的時候,卻把注意力轉到一個八卦新聞。

如果勾魂人只是盯著嚴重的犯罪事實,懲戒所還可能有所準備。

但是一個八卦新聞,只要不是當事人,根本沒人會想到,背後居然會牽扯到30多條人命。

可能很多人即便是看到了,也只是會以為是什麼搞笑新聞。

而網路上每天都播報成千上萬的新聞,根本沒有人可以預計到勾魂人的目標,到底是哪一個。

而警衛師也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多精力去核查網路上的新聞,到底是八卦還是可能潛藏在八卦事件下面的嚴重殺人案件,

方毅搖了搖頭,放下手中的電話,看了眼從A市懲戒所那邊傳過來的一些圖片,在對方的別墅地下室裡面拯救出了7味瘦骨嶙峋,而且傷勢嚴重的女人,這些女孩的年紀最小的只有18歲,最大的已經41歲了。

不過除此之外也沒有找到更多的資訊,畢竟第一現場並不是在他的別墅,就連第一犯案地點,那一間沒有名字的郊外公寓,能找到的線索都寥寥無幾,想要在別墅找到有用的資訊,簡直就是不可能。

另一邊房間內,

廖鴻博已經進行了第4次選擇,時間也過去了足足三個半小時。

期間,他前三次都是選擇失血,導致他在短時間內就失去540毫升的血,這個失血量對於一個成年男性來說已經相當多了,畢竟正常一次抽血通常會在200~250毫升,即便是戰地緊急用血也不會超過400升。

這已經等於普通人連續抽血兩次了,別說兩次,很多人抽血一次都會受不了。

因為前面已經說過,人體的血液是有一定的數量的400毫升的血液已經接近人體血量的5%一些體質較差的,可能就會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