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手遊發力(第2/2頁)
章節報錯
“除了自研之外,還有代理專案,你們也別高興得太早,將來你們的專案不僅要考慮營收資料,還要跟其他遊戲公司的專案競爭,別怪我沒提醒你們,如果我們自己投入大量資金研發的專案,被外面公司的專案壓倒,到時候大家臉上可都不好看。”
聽莊嚴這麼一說,眾人臉上也都緊張起來,在外部壓力下,很多事情就不那麼絕對了,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專案就一定能像【鬼吹燈】一樣爆火。
散會之後,整個手遊部門全都開始行動起來,拿到了公司的預算之後開始招兵買馬,除了內部自行組團之外,還向外界招募各種遊戲方面的人才。
經過十年的發展,國內的遊戲行業培養人才能力也獲得了極大的提升,兩千年的時候,很多高校連動畫設計專業都沒有,但是到了2011年,很多非藝術類院校也都開展了電腦美術設計、遊戲設計、平面設計、動畫技術這些專業。
最能影響專業報考人數的,其實就兩個指標,一個是報考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怎麼樣,一個則是這個專業畢業之後能拿多少薪水。
遊戲製作行業得益於網際網路的發展,這些年的福利待遇,以及就業前景都相當不錯,自然就吸引了很多考生報考。
這批人才也為國產遊戲注入了新鮮血液,其實很多時候國產遊戲從業人員的素質並不低,之所以做不出好遊戲,主要原因是過度市場化。
所有遊戲公司的目的都是為了圈錢,就拿盛大跟九城來說,陳添橋雖然透過遊戲成為首富,但他本人壓根就瞧不上游戲,他的目的是透過遊戲把盛大打造成華夏迪士尼,而朱儁也是一樣,九城上市後,他完成了財富自由,緊接著就開始放飛自我,買球隊瘋狂撒幣,結果九城離開【魔獸世界】後收入暴降,只能來求沉浪把【DOTA2】的代理權交給他。
巨人的史預柱就更不用說了,【征途】把人性剖析得比任何營銷學科都要清晰。
這些人壓根就沒有把遊戲做好的心思,只是想透過遊戲撈錢,其他原本有理想有抱負的遊戲廠商一看,自然心裡不平衡,人家隨隨便便賺的錢都比我多,那我還費心巴利的去搞什麼遊戲玩法創新?我也來研究人性吧。
而且也別以為只有華夏人吃這一套,事實上,全世界的人都吃這一套,後來華夏手游出海,許多歐美髮達國家的玩家照樣沉迷其中,看得一眾國外3A遊戲廠商都恨不得取而代之。
激浪遊戲大量招募遊戲人才的訊息很快就在業內傳開,在端遊還是主流遊戲平臺的2011年,手機遊戲其實並沒有受到多少重視,有不少端遊製作人覺得手遊實在太小兒科,製作的遊戲受限於手機硬體配置,不論是畫質還是玩法都不成熟。
可是激浪遊戲給的實在是太多了,其實一直以來,激浪遊戲的員工待遇就是行業頂尖的,同時各個專案每到年底還有年終績效,動輒十二個月的績效獎勵,相較於其他遊戲公司都是兩三個月的績效獎,實在是太誘人了。
而且這次激浪遊戲招募的還不只是遊戲開發這種需要極高專業技能的員工,同時還招募包括像客服、運營等普遍崗位。
2011年的就業環境並不好,大學就業也一直是老大難問題,不少大學生在家裡貓了一年都沒找到心儀工作的不在少數。
這次激浪遊戲大規模招募很快就吸引了大量大學生、應屆生雲集魔都。
同時,莊嚴也開始接觸一些國內的手遊製作團隊和工作室,激浪遊戲的運營在國內遊戲行業算是有口皆碑,只是之前一直都是在做自研,代理的遊戲也只有【英雄聯盟】,所以這次激浪遊戲主動拋來橄欖枝,很快就吸引了不少手遊廠商的目光。
這天,莊嚴剛到公司就聽到助理彙報:“有一家叫做邊鋒網路的老闆想要見您。”
莊嚴回想了一下:“哦,是潘恩林吧?請他到我辦公室來吧。”
邊鋒網路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遊戲公司,一開始做棋牌的,後來賣身給了盛大,原本以為可以藉助盛大的資源一通棋牌遊戲江湖,結果很快就被QQ遊戲大廳按在地上摩擦。
盛大那邊見邊鋒網路的產品被碾壓,自然也就沒有再對這家公司投入多少資源了,反而不斷從邊鋒網路抽血,弄得邊鋒網路逐漸淪為邊緣產品。
直到後來,一家叫做“遊卡”公司找到邊鋒網路,一起共同研發【三國殺OL】,今年邊鋒網路又直接收購了“遊卡”,這才讓邊鋒網路重新站了起來。
這次潘恩林之所以主動上門,也是看中了手遊跟【三國殺OL】的屬性十分契合,想要直接把【三國殺OL】直接移植到移動端。
聽了潘恩林的想法,莊嚴覺得不錯,【三國殺OL】雖然對於整個端遊市場來說,不算什麼,但這款遊戲在小眾分類已經做得足夠優秀。
其次,就是可操作性比較強,按照目前手機的遊戲效能分網路速度,還帶不動大型MMO,【三國殺OL】這種卡牌遊戲,卻是手到擒來,哪怕是最底端的智慧機,也能夠流暢執行。
“潘總,沒問題,你們完全可以放心研發,代理方面我可以給到四六分成的優待。”莊嚴說道。
四六成分,自然是邊鋒網路四,激浪遊戲六,畢竟運營一款遊戲也是需要成本的,而且還不低,光是伺服器、頻寬這兩項,就是一大筆費用。
對於這個分成,潘恩林並沒有任何不滿,原因很簡單,【三國殺OL】做成移動版,只是移植專案,原本邊鋒網路就要對端遊版本進行研發和更新,移動版根本不需要花費多少成本,卻可以收穫四成利潤,這就相當於白賺的。
潘恩林想也沒想就答應了,莊嚴提醒道:“我們的遊戲簽訂合約以五年為期,潘總如果沒有意見,我們再詳談一些細節。”
相對於邊鋒網路,莊嚴有足夠的底氣,因為他所在的公司叫做激浪遊戲,論規模或許激浪遊戲只是內地遊戲產業一線梯隊,但是論賺錢能力,激浪遊戲冠絕內地遊戲市場。
談運營,沒有哪家遊戲公司能夠向激浪遊戲這樣接連出爆款遊戲,哪怕是營收最差的【尋仙】都曾經爆出過,有玩家一次性充值竟然超出了系統設定的最高充值範圍的紀錄。
潘恩林喜滋滋的離開了浪潮集團,同時在他只有,莊嚴又接待了不少主動尋求合作的手遊專案。
而就在此時,蘋果也不甘示弱,開始在內地市場發力,而他們這次的發力點恰恰也是手機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