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重新掌握高階科技產業,米國人開始扶持韓國跟臺灣省的半導體企業,像三星、臺積電就是這個時候被扶持起來的。

後來甚至還專門為日本量身定製了廣場協議,日本半導體影響力就此一落千丈,後來東芝更是被迫出售,從此沒有了往日的輝煌。

當天晚上,沈浪一行一直開會討論到凌晨一點鐘,第二天才回到魔都。

陳雲集也開始詳細跟沈浪談論他的構想,按照他的想法,暫時把使用者定位在快速發展中的網際網路企業身上,主要是隨著內地網民的不斷壯大,各個網際網路公司對於伺服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伺服器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就在晶片上。

&nd目前還屬於無可替代,所以有恃無恐,可以漫天要價,這也是ai晶片的機會。

沈浪笑著問:“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的晶片造出來了,英特爾跟amd降價怎麼辦?”

陳雲集一下就被問住了。

沈浪暗自搖頭,這就是沒有充分接觸市場的表現,價格戰可以說是商戰當中經久不衰,並且長期有效的手段,像三星跟臺積電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就在於他們敢於逆行業週期進行擴張,同時在虧損的狀態下,大肆進行降價促銷,佔領市場熬死競爭對手。

勝者為王很多時候其實是剩者為王。

沈浪說道:“你有沒有想過,對ai晶片的演算法進行最佳化,從而在同等價位的晶片成本上,在算力上超越傳統的通用型晶片?”

通用型晶片有一點是無法避免的,就是它的複雜性,即便是英特爾跟amd這種巨頭,也無法避免這種情況,因為它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了。

但是ai晶片就不存在這樣的顧慮,它只需要考慮如何將單一行業的演算法需求最大化,如果能夠做到同樣效能的產品,在演算法上超過英特爾或者amd,很大程度上就解決了對方採取價格戰的決心,畢竟如果一個專案燒錢也不一定能拿下的話,是很難說服股東去這麼做的。

“行了,這樣吧,我前期給你投資五千萬人民幣,你們研發團隊佔股15%,算作是技術入股,在行政管理方面我派一個團隊配合你們,其餘的你們自己說了算。”沈浪最終拍板。

陳雲集大喜過望,原本他以為能夠拿到幾百萬的投資就已經很不錯了,沒想到沈浪居然直接批了五千萬,讓他再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財大氣粗。

“那就太感謝沈總了。”

沈浪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另外我再送你一份大禮,只要兩年內你們的ai晶片能夠達到同級別英特爾跟amd的算力水準,未來我們所有的伺服器晶片訂單都可以交給你來做。”

這絕對是一塊大餡餅砸在頭上,陳雲集都有些暈了,浪潮集團的訂單絕對是市場上的一塊大蛋糕,要是能吃下來,不僅能夠拿到一大筆訂單,同時也是最好的廣告,可以直接跳過推廣階段。

“對了,你的公司想好名字了嗎?”

陳雲集緩緩出三個字:“寒武紀!”

當天下午,陳雲集就坐飛機回到了京城,開始籌備他的新公司。

而沈浪這邊也收到一個不好的訊息,訊息是胡威武親自告訴他的。

“臺積電終止了龍芯四號的生產合約。”

龍芯四號是專門為小米跟魅族這些高階手機設計的晶片,原本採用的是臺積電的32nm工藝,後續還有可能用上其正在攻克的28nm工藝。

不用想,這肯定是張仲謀的手筆,也只有他才會做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

要知道此時受到次貸危機影響,臺積電原本業務就受到了極大波及,裁員高達30%,進入連續虧損狀態,這個時候放棄一大筆訂單,必然會遭到公司股東的反對。

不過這些對於張仲謀來說不算什麼,以他的威望,還沒有人敢在臺積電反對他的決定。

雷君跟白永翔也收到了訊息,連夜趕來魔都跟沈浪商量對策,毫無疑問這算是釜底抽薪,如果晶片代工問題不解決,將會嚴重拖慢小米、魅族的手機發布時間,對於競爭激烈的高階手機市場,這無疑是在把市場份額拱手讓人。

很顯然,張仲謀這是想要逼沈浪跟他談判,或許條件是要求沈浪放棄燭龍晶片的工廠建設,又或許是想要跟對付中芯國際一樣,直接拿到燭龍晶片的股份,從而堂而皇之的對燭龍晶片進行監視。

無論哪一種可能性,都是沈浪無法接受的,他自然不可能妥協。

透過影片沈浪連線了胡威武:“胡總工,如果使用中芯國際45nm製程,會對龍芯四號的效能有影響嗎?”

胡威武無奈的道:“龍芯四號就是以臺積電32nm製程專門設計的,如果要改成45nm設計,很多都要進行修改,同樣需要很多時間,而且效能至少會降低20%。”

很顯然這條路走不通,作為高階手機使用者,肯定不會接受這種“反向升級”,要知道就連英特爾搞反向升級,都被amd趁機佔領了大量市場,何況此時正是星辰陣營跟安卓陣營交鋒最激烈的時候。

“那就只能另外找代工廠生產了!”沈浪眉頭緊皺道。

胡威武想了想:“要不我聯絡一下聯發科那邊?”

沈浪聞言不禁搖頭,聯發科同樣是臺灣省企業,並且它還加入了安卓陣營,這個時候找它代工無疑存在很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