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華說:“每天來彈琴的不一樣,有些是篩選出來藝校的學生,有一些有此愛好的顧客,每天排班預約,各自會的曲目不一樣。”

李思思“喔”了一身,略提裙襬便徑自往上走,到二樓進了“倚雲聽風”,繞著書櫥走了一圈,只拿過《詩經》翻了幾頁便放下了,出得門來方說:“聽說你中醫藥理很精通?”

章華說:“哪敢說精通,中醫博大,入門罷了。恕我冒昧,姑娘今天來我沁芳閣,不知有什麼可以幫到您的?”

李思思說:“也沒什麼特別,最近很多生意夥伴都在談論沁芳閣,神往很久了,才得空便過來看看,想著認識你一下。”頓了一下又說:“還有君無邪。”

章華恍然說:“很高興認識思思姑娘,隨我那邊茶舍坐坐,茶雖簡薄略盡地主之誼。”

李思思說道:“先去三樓看看罷。”

兩人不疾不徐,到處走走,偶爾能有一兩句對話,也盡是些不知所云之語,或是走的乏了,李思思才令章華帶她去茶舍坐坐,章華李思思到一個名為“歲寒”的閣子坐下,一面忙命琇瑩拿些乾果點心上來,琇瑩一面應著一面去了,席分賓主坐畢,章華燒水烹茶,不在話下。

李思思看著章華忙碌說:“沁芳閣為什麼要建‘倚雲聽風’?”

章華煮杯湯壺,手下未停,看著李思思那汪秋水說:“無邪說‘現在的人走的太快了,沒時間慢下來讀書,希望進沁芳閣的人偶爾被書絆住’,還說:‘主席都說了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而聽琴讀書最能入境,就有了。”

李思思神思悠遠,沒有再說話,章華也沒有說。

片刻後聞得茶香四溢,心曠神怡,章華一句“姑娘喝茶”打破寂靜。李思思端茶微嗅,然後淺嘗輒止,說:“茶是好茶,水器壞了它。”

章華定睛細看了一眼眼前這個神秘的女人,說:“姑娘懂茶?”

李思思淡然的說:“粗知一二。”

章華忙問說:“剛才姑娘說水、器壞了茶,願聞其詳。”

李思思說:“太繁雜,說了怕你犯困。”

章華急忙說:“姑娘解惑,怎麼敢犯困,還請姑娘不吝賜教。”

這時琇瑩拿著水果點心進來,雙方點頭示意,算是認識,均不曾開口,及到琇瑩擺放畢出去了。

李思思方開口說道:“這茶在你泡的時候看到葉片細嫩,色澤綠黃。”說著開啟茶罐取出幾片,然後看著章華又說:“手感光滑,芽葉勻稱,沒有夾蒂和碎片,形態小巧玲瓏。便是龍井茶吧?”

看見章華點頭,便又說:“龍井茶以平滑挺直色澤黃嫩光潤,高香持久,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的獅峰龍井為上品。傳統的龍井炒制有拋、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壓磨十種手法,不同品質的茶葉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由於產地生態條件和炒制技術的差別,西湖龍井向有“獅”“龍”“雲”“虎”“梅”因地勢高低不同,陰陽向背不同細品各有不同。”

略作忖度又說:“元代龍井茶初具美名,愛茶之人虞集寫有《游龍井》飲茶詩“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畫。烹煎黃金芽,三咽不忍漱”說的便是龍井。而虎跑的泉水最有意思,所以現在能用到的純淨水喝茶相去甚遠,這也是難做到的。”

接著又說:“陸羽《茶經》所說的茶器,並非今人狹義的飲茶器具,而是包括烹茶、品茶所要用到的所有工具,有風爐、筥、炭檛、火筴等二十四種。飲茶不僅是一種物質活動,更是一種精神享受,因而對器具的要求非常講究。所以,飲茶器具不僅要好用,還要有美感,並能承載某種文化精神。用火、用器、用具也是很難的,不提也罷,大多人是做不到的徒增煩憂。你這般也是極難了,若有機會我泡與你喝,你看了嚐了自然就知道哪裡不一樣來了。”說罷也不管章華恍恍惚惚,似懂非懂,也不管她找茬不做詳解的詬病。

章華懵懵懂懂,只能作罷,然後說:“多謝姑娘解惑。”

李思思說道:“不礙的,你也不要怪我,說著說著心思憂鬱,便不想說了,我知你未能滿足,但是我今天承諾你,日後必將還你香茗一捧。”

章華方欣喜的說道:“那我就期待姑娘兌現承諾。”神色很是雀躍,也神往之。

李思思說道:“一定不負姑娘今日款待。”緊接著又說:“君無邪今天來麼?”

章華說道:“不確定應該是不來,說是去秦嶺山下陪老爺子去了。”

李思思復又失望著“喔”了一聲,緊接著起身說道:“今日很榮幸認識姑娘,叨擾許久,我便先走了,日後定會再次登門。”說著便要離開,章華連忙挽留。

李思思只說:“家父正是李偉民,你們見過,本是想能見到你和君無邪兩人,我們便暢談一番,可惜君無邪不在,那就改做他日再會,你也莫怪我唐突,只是不想多費唇舌,也是想知道君無邪是什麼樣的人物。”

章華見久留不下,只能送出門去,雙方互留聯絡方式自然不在話下,且不細說。

你道是李偉民是誰,原來之前章華遊說異業聯盟商圈打造時曾經拜訪過,印象裡李偉明五十上下,為人一身儒雅之氣,手下經營著幾家中高階酒店,當初拜訪時李偉明一直說“我女兒最近在外學習,等回來一定讓拜訪貴閣”諸如此類的,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是類似這般託詞,章華因以為李偉民也只是託詞並不曾放在心上,而且一度慼慼然,不想今日果然來了,只是也沒想到又這般結果,一時悵然。

有人嘆曰:“幾度尋龍皆蹉跎,而今遇鳳復又失。”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