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科舉

葉息矜提到了‘春’闈,倒是勾起了葉明淨的好奇心。她一直知道科舉制度是古代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寒‘門’子弟向上進階的天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是對科舉成功者最‘精’闢的解釋。來到夏朝以後,她倒是經常可以聽到什麼某人出任某地的學政、某人曾擔任哪屆主考。又是誰誰是好多官員的座師等等。這些資訊都牽扯到一個主題:科舉。

正月十五之後,上書房恢復了課程。葉明淨便問廖太傅,‘春’闈到底是什麼樣子?

這個問題一出,白髮的老太傅立刻眼神一亮,好似吃了千年人參一般‘精’神抖擻起來。他‘激’動的道:“是了,今年是‘春’闈之年,會試、殿試在即。我朝又將出狀元、榜眼、探‘花’……人才濟濟,匯聚一堂。實乃饕餮盛宴啊”

孫承和悶著腦袋轉身與江涵小聲嘀咕:“誰不知道他是狀元出身來著。”

江涵忍住笑:“小和,你是妒忌吧。你能考個狀元嗎?”

孫承和把頭一昂:“太傅是文狀元,小爺要考就考武狀元。”

江涵瞥了他一眼:“小和,不管考娜個狀元都是要先考秀才的,你打算什麼時候考秀才?”

孫承和愣了愣,然後立刻回頭。等廖其珍口若懸河的講述完科考是多麼神聖、多麼莊嚴、多麼重要後,舉手請求發言。

廖其珍問他:“有何不解?”

孫承和道:“太傅,學生想問。若是我等想考秀才,可能考中?”

廖其珍眼珠子差點沒掉出來:“你?你要考秀才?”語氣不可置信到極點。

孫承和理直氣壯的反問:“我讀了這麼些年書,怎麼不能考秀才了?”

廖其珍被他這一問,倒是笑了:“有志氣。我輩讀書人當是如此。不過,這童生試雖說只需熟讀四書五經即可,卻也不是那麼容易考的。你讀了這幾年書,底子倒也有些。若是真想考秀才,我倒是可以替你規劃規劃。”

這回輪到孫承和吃驚了:“真的我,我真的能考?太,太傅願意教我?”

廖其珍‘摸’‘摸’鬍子,笑道:“周太祖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既為你師,你有心上進,我當全力輔佐。怎麼?你信不過我?”

“信,信”孫承和頭點的像小‘激’吃米,然後猶豫的問:“太傅,我真能考上嗎?”

廖其珍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我教了你這些年,平日佈置的功課你都能完成。四書五經也通背了不少。舉人是別想了,秀才還不至於考不上。只是你還需好好用功個幾年方可。”

孫承和大喜,舉人他當然是考武舉了,文科鄉試和他有什麼關係。眨眼間,他好似看見自己穿上了武狀元喜服,蕭曼一臉崇拜,蕭炫大吃一驚。哥哥們都瞪圓了眼睛,父親再也不敢打他……

他呵呵的傻笑:“多謝太傅。承和一定用心讀書。”

廖其珍點點頭,考個秀才就如此滿足,其人倒是赤子之心。然後眼睛向其餘幾人溜了一圈。

江涵第二個起身,行禮道:“太傅,學生也想一試。”

薛凝之第三個起立,同樣行禮:“學生薛凝之同有此意,還望太傅費心。”

廖太傅一臉欣慰。

齊靖鬱鬱寡歡的坐在座位上,他是景鄉侯的獨生子,沒有參加科考的資格。

葉明淨不明白他的沮喪,在她看來,孫承和等人的舉動十分令人費解。這就好比這幾人有了保送一流名校的資格,卻還爭著要參加高考一般。簡直莫名其妙。齊靖的態度更奇怪,又不是不讓他上大學,不過是不能參加高考罷了。有什麼好喪氣的?

只見廖太傅在那裡欣慰的感嘆:“你等皆出生勳貴之家,有此志氣實屬難得。若能搏個正經出身,日後在朝堂之上,說話就有底氣,不至讓人看輕了去……”

聽了這番話,葉明淨這才明白,朝堂上還有這樣的說法。心中暗驚,難怪科舉如此重要。

然後廖太傅就簡單的講了講考秀才的過程。

考秀才分為縣試、府試和院試。其中縣試五場、府試三場、院試兩場。

至於考不過……廖太傅壓根不接受這個可能。談都沒有談。立刻就介紹起其它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