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承慶帝給她挑選了四個伴讀。其中兩個是老熟人,薛凝之和齊靖。

也難怪,這兩人本就是他精挑細選了給六皇子的。現在依然可以繼續給女兒用。

另兩個。一個是慶國公胞弟的嫡次子,八歲的孫承和。一個是思康伯嫡孫,七歲的江涵。

過完年後,葉明淨再次搬進了昭陽宮,不過這次不是住在西偏殿了,而是住在了東側的芳菲殿。她有了屬於自己的正殿、書房、臥房、暖閣、衣帽間、儲藏室等等。

得到了她要去上學的訊息,安妃送來了新縫製的書袋和衣服。

薛皇后看了後點點頭:“難為你有心了。去上書房就是應該打扮的素淨大氣些,方不失我皇家威嚴。”

安妃這次做的衣服,都是些淡藍、淺青、淺粉、淺紫色系,料子是緙絲暗紋,竹子、梅花、祥雲等紋樣。式樣是深衣曲裾,清雅雋秀。

李若棠前輩對女性服裝文化也作出了一些改革,為了方便騎馬,她一般都是穿著長褲,外罩深衣曲裾,束腰窄袖。行動間乾淨利落。後代的女性們在某些需要方便活動的場合,比如騎馬、打獵、打馬球時,也都會穿著這類的服侍。安妃沒有讓葉明淨穿裙子去上書房,薛皇后對她的機靈頗為滿意。

這天,葉明淨午覺睡醒後,換上了新衣服出發。桔子和馮立捧著她的新書袋,一左一右的跟在後面。

在這裡要稍稍介紹一下皇宮的建築結構。整個皇宮為南北向巨大的長方形建築群。外圍環繞著一條玉帶河。玉帶河在皇宮的半中腰位置,自西向東的將整個皇宮攔腰分成了兩截,前半截是外宮廷,皇帝和大臣們上朝辦公的地方。有三大殿、文淵閣、上書房、內務府、太醫院等等建築。後半截是內宮廷,也就是俗稱的**。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宣明宮、昭陽宮就在**的中軸線上。橫跨宮城的玉帶河上,建有三座橋,分別對應三道通往**的大門。西邊的光華門、中軸的定坤門、東邊的通善門。這三座門一關,前**就被徹底隔絕開。據說,這是由李若棠當年親自設計的。

葉明淨出了定坤門,跨橋而過,來到了夏朝的政治最高中心,外宮廷。過了定坤橋往左拐,就是上書房。皇子們讀書的地方。過定坤橋往右拐的話,是南書房,皇帝處理日常事務之處。也就是說,皇帝想要檢視兒子們的讀書情況如何,只要遛兩步,很快就能到了。

承慶帝已經在上書房等著她了,旁邊站著三個文官大臣。

葉明淨拜見過父皇后,三個文官給她見禮:“臣XXX參見五公主。”

承慶帝給她介紹:“這是朕給你請的老師。”他指著一個穿著一品官服,一臉嚴肅的老頭:“這是文華殿大學士廖其珍,廖太傅。”

葉明淨乖乖的行了個弟子禮:“葉明淨拜見太傅。”

廖其珍紋絲不動的受了她的禮。

至於另外兩個,其中一個穿著五品官服,大約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是翰林院學士林珂,相貌文雅。另一個則是六品官服,三十來歲,相貌普通。翰林院侍講學士張奉英。

葉明淨也給他們行了弟子禮。

夏朝極重師道,三個老師都安之若素的受了禮。

很快,小太監稟報,四個伴讀來了。

齊靖領頭,四個唇紅齒白的小正太排著整齊的隊伍走了進來,見過了皇帝和她後,也給那三個老師行了禮。

葉明淨好奇的打量那兩個陌生的小男孩,孰料其中有一位也骨溜溜的轉著眼珠在偷看她,一下兩人對了個正眼。

承慶帝就摸著鬍子對她道:“齊靖和凝之你都認識了。這一個,是慶國公家的孫承和。今年八歲。”

眼睛骨溜溜轉的小男孩朝她咧嘴一笑。葉明淨也回笑了一下。孫承和眼睛一亮,立刻就神采飛揚起來。

另一個不聲不響的小男孩是思康伯的嫡孫,江涵。今年七歲,五個人當中年紀第二小。

承慶帝把該說的說完後就退場了。

廖太傅清了清嗓子,讓這五個孩子自行找到座位坐好。

五個孩子拿著各自的書袋找到位置坐下。葉明淨個子最矮,又是抱著好好學習的目的來的,便選擇了正中間最靠前的位置。孫承和選擇了她右邊的座位,靠著窗戶。他的後面是江涵。齊靖坐在了葉明淨的左邊,薛凝之坐在齊靖的後面。由於偌大的上書房只有這五個孩子,顯得很空曠。所以,承慶帝撤掉了靠牆的三排桌椅,將其改成了書架和茶水櫃。齊靖和薛凝之就是靠著那一邊。

兩個小太監負責在屋子角生火盆,煮茶水。教室裡熱氣騰騰的顯得很溫暖。

五人選定了桌子後,擺上了自帶的筆墨紙硯,筆洗筆架等等。由於今天是第一次來,廖太傅特意批准可以由僕役幫忙佈置桌椅,以後再上課時,伺候的人就不許進教室了。

結果葉明淨髮現,齊靖和薛凝之的物品是自己擺放的,書童們只是幫著拿進來而已。孫承和和江涵是由書童幫忙,自己動手整理輔助。唯有她,桔子和馮立快手快腳的替她一手操辦,錦緞椅墊,茶水、手爐、點心盒子,整整齊齊,一應俱全。

葉明淨就看見廖太傅的眉頭皺成了川字。林珂嘴角輕翹,張奉英面無表情。

她只有六歲好不好!這裡的年齡都是算虛歲,週歲算的話,她才五歲。你能指望五歲的孩子有多麻利嗎?還有,她現在正在長身體,很容易飢餓。帶點吃的又怎麼了?不就是兩層高的點心盒子大了一點兒麼。那是因為她知道會有四個伴讀,所以帶足了五份,才略顯的誇張了一些好不好!

書是要好好讀的,但生活方面也是不能馬虎的。新時代的老師嶽晶晶堅定的保持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