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元章宣佈了皇子戍邊之後,就端著酒杯,去往其他桌……除了大明的文武重臣之外,其他人都稍微有些距離。
天子封賞功臣,爵位大派送的時候,他們也跟著一起高呼萬歲,喜氣洋洋,能參加這麼大的場面,見證歷史,自然是與有榮焉。
接下來張希孟談到了屯田戍邊,他們也是知道一些的。
隨後諸將有關具體措施的談論,甚至高一聲低一聲,有些爭執的地方,由於距離遠,加上人聲嘈雜,就沒有聽得太清楚。
但大傢伙都不是傻子,能夠感覺到那種空氣中的凝重。
對於這些人來說,還是頗為驚訝的。
畢竟身為大明天子,九五至尊,攜著收復大都之威,君臨天下,什麼事情不是一句話而已,居然還有人敢反駁皇帝陛下?
活膩歪了?
很顯然,一般人還是理解不了朝政的複雜。
天子那麼大權柄,沒什麼事做不到,只要想做,就一定能行!
如果不行,那就是有奸臣阻撓。
至於天子是不是昏庸無能,至少在老朱這裡,大傢伙還是不敢胡亂揣測的。
而身在局中的張希孟,卻是很清楚朱元章的無奈。
真的不是老朱吝惜功名爵位,不願意賞賜大傢伙。而是實在是無可奈何。
就拿當下來說,滅亡大元,光復故土,論功行賞,大封功臣,這是半點問題都沒有的,甚至可以說已經有點晚了,當初登基稱帝的時候,就該做這件事了。
老朱一直拖到了今天,已經有人私下裡議論,說天子吝嗇。
可問題是當真封了爵位,有些弊病也就暴露出來。這二十幾位武將當中,們心自問,不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狠人,能真正名留青史的也就那麼幾位。
當上了世襲罔替的侯爺,這輩子也就到頭了。
辛苦了那麼多年,也該享受享受了!
讓我們繼續吃苦受累,對不起了,我們不想幹了,誰願意幹誰幹。
這些人也都是跟著老朱,出生入死,他們也不貪汙,也不謀反,就是單純消極怠工,你能怎麼辦?
最多疏遠他們唄?
可問題是他們不求更多,也不怕疏遠。
還能怎麼辦吧?
像胡大海那種一心為公的純臣,著實是太罕見了。
這也是他遭到了不少人責難的原因所在。
你高尚,你了不起,但你怎麼不想想大傢伙?
張希孟看在把一切都看在眼裡,他至少看清楚了兩件事;其一,純臣為什麼受排擠;其二,天子為什麼厭惡勳貴!
禍患常積於忽微,風起於青萍之末,大約就是這個道理。
張希孟趁著朱元章去其他桌的時候,來到了胡大海的身邊,拉了把椅子坐下。
“怎麼樣,現在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