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裴矩請辭(感謝道悟的打賞)(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次的任命,貌似只有裴矩沒有感受到威脅,至少在大多數人看來是這樣,可裴矩自己不這麼看。
他很清楚,溫大雅進入中樞只是時間問題,因為當年他們的阻止,河北系沒有官員能更進一步成為六相之一,這次溫大雅成為戶部侍郎沒人能阻止。
若是誰敢質疑或者阻撓溫大雅進入戶部,不僅會引來河北系官員的攻殲,更會引發昭王的怒火。
另一個虞世南就更簡單了,吏部這次出了這麼大的紕漏,若說昭王對王鴻沒有意見是不可能的,再加上王上志在一統天下,收納江南士族幾乎是肯定的。
現在河北系和江南系都有人進入了朝堂,裴矩猜測下一個或許就是關中繫了。
相比較冒出來的三個威脅,裴矩現在其實更擔心他們幷州系。
先帝之時,山東士族一分為二,裴家、王家、鄭家看準了昭王能成事,全力支援,進而獲得了巨大的回報,一舉奠定了在北晉的地位。可是因為工部尚書之爭,鄭善願和他們分道揚鑣,至此裴系和王系變成了幷州系。
同時,鄭善願則凝聚了中原出身的官吏,隱隱另立山頭,成為中原系領頭人。
這並不是裴矩最擔心的,他最擔心的乃是紫微堂六相的局勢。
兵部尚書尉遲迥是昭王的人。刑部尚書韋施筧出身京兆韋氏,屬於關中士族一部分,當然,他以前是涿郡郡守,勉強能算是遼東系。代戶部尚書鄭善願被他劃成了中原系。
剩下的工部尚書薛挺、代吏部尚書王鴻、包括他在內,六相之中,幷州系佔據了一半的席位。
這種情況,不僅是王上不願意看見,恐怕百官也不願意看見。以前北晉只有幷州、河北、遼東三地,這種權力框架尚能勉強支援,但是隨著關中被平定,這種局勢就不可能再支援下去了。
就算昭王念舊情不好下手,恐怕朝中的其他勢力也會有想法。首當其衝的就是河北系和關中系,他們絕不會願意看見幷州系這般強盛。
再者,現在還有一個江南系的虞世南在側。
推己及人,裴矩在規劃了大框架之後,想到了自身。現在幷州系在紫微堂有一半的席位,若是繼續貪心下去......
恐怕王鴻的吏部尚書之位懸了。
裴矩嘆了一聲,看著書房中的銅獸香爐陷入沉思。這次昭王讓王鴻暫領吏部尚書之職,恐怕未嘗沒有提醒他們的意思。
如果貪戀權位,只怕最後會損失慘重啊。
可是他能想到這些,卻不可能去勸王鴻放下權位,因為強買糧食一案,他私下裡做主,拿出土地換來了王上的諒解,這件事情他沒有和王鴻溝通。
現在,裴系和王系實際上也是若即若離的關係。如果他主動去勸王鴻放下權位,很有可能會被王鴻理解成在打壓王系。
至於勸薛挺放下工部尚書之職...貌似也不可能,他在工部兢兢業業,備受王上肯定,而且紫微堂中也甚少說出自己主張,王上暫時不可能動他。
思來想去,裴矩發現自己和王鴻必須要走。
如果他們不走,只怕下次幷州系將會被血洗。王上甚至不用動手,關中系、河北系乃至中原系都會同時拿刀子割了他們。
幷州系,太礙眼了。
“唉,怎麼就走到了這一步呢。”裴矩起身,揹著手,佝僂著腰,神情顯得很是糾結。
鬥了這麼長時間,回首過去,突然發現曾經的朋友不知不覺就變成了敵人。
想著想著,他臉色猛然煞白,額頭密佈細密的汗水。
“厲害,厲害。”
他搖頭苦笑,強迫自己停止了危險的想法。
“輸的不冤,唉!”
須臾之後,他做下了十分重大的決定。
“來人,備車!”
昭王宮、垂拱殿。
姜承梟正在重複他批摺子的工作,新的一年,他要做出新的指示,比如對各郡的規劃,那個郡今年要完成什麼任務,那個郡要接收好流民,那些郡的郡守做事不行要貶謫,這些都得他來做,時不時的還要召集一些官吏進宮商議。
總得而言,十分繁忙。
目前,關中諸郡的情況最複雜,最需要穩定。為此,過去的幾天時間裡,他特地召了獨孤整、竇瑋幾人入宮商議關中諸郡的一些職位任命。關中的情況,沒人比他們更熟悉,不過他們也只是提供意見,最終拍板還要看姜承梟的意思。
獨孤整和竇瑋也十分的配合,甚至多次表示願意親自去穩定,不過姜承梟笑著拒絕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