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昭王宮的擴建,太原城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了不少,朱雀大街代替了以往幾條繁盛的街道,成為了太原現在最‘高規格’的街道,這條街道直達王宮,左邊的永寧坊和右邊的和嘉坊地皮價格瞬間飆升。

永寧坊是跟著昭王宮一起修建的,在昭王宮完工的時候,這裡也修建了不少府宅,規格大抵相同,本質上屬於‘官宅’,目前能夠在永寧坊居住的人,大部分都是追隨姜承梟的一干將領,府宅都是姜承梟賞賜給他們的。

雖然永寧坊的府宅面積不大,而且也不奢華,但是地位很講究。能在這兒住的都是朝中重臣,一般的小官吏根本沒有資格在這邊居住。

知道內情的太原百姓,戲稱永寧坊是‘將軍坊’‘顯貴坊’。

相比較永寧坊,和嘉坊就不同了,這邊是姜承梟故意讓出來給下面人吃‘油水’的地皮。

工部建造昭王宮總是需要錢、原材料、人工的,這些如果都讓朝廷拿出來,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和嘉坊的地皮就是朝廷拿出來給那些商賈的甜頭,讓他們在這邊買地皮掙錢的甜頭。

代價麼,很簡單,王宮修建的七成物資都是商賈提供的。這算是一項傳承的老規矩了,但凡朝廷大的工程,這其中總免不了和商賈打交道,同時給商賈放放血。

不同意?

那是不可能的,沒有那個商賈和錢過不去,更沒有膽子敢和朝廷作對。換句話說,能讓朝廷給你放血,你應該感到心安,不然朝廷直接尋個由頭抄了你,那才是真‘放血’。

是故,昭王入住王宮之後,和嘉坊的地皮價格瞬間飆升上百倍。

誰不想住的和權力中心更接近?

誰不想有空沒有空能去永寧坊認識一兩個達官顯貴?

和嘉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屬於官吏自買的住宅,永寧坊不同,那邊都是昭王的,只有昭王才有資格分配。

頭上頂著‘銀青光祿大夫’散官頭銜的獨孤整、竇瑋等一干被打為平民的關中貴族,初來乍到,只能自己掏錢,在和嘉坊買了宅子。

此刻,獨孤府邸,一干關中貴族趁著年關拜訪的機會,紛紛聚集在獨孤整的書房中,商議他們的未來。

什麼未來?

自然是地位!

昭王雖然拿走了他們的土地,但是沒有動他們上百年積累下來的錢財,這算是給他們放了一條生路。

不過,這些年支援魏弘和李源,實際上他們的資金消耗也有些讓他們肉疼。

來了太原之後,沒人沒地更沒商鋪,只能咬著牙吃老本。

吃老本他們咬了咬牙也就過去了,畢竟老本夠他們吃上幾百年,可問題是他們不甘心地位的下降。

從前他們可是叱吒風雲的關中貴族,手握權柄的顯貴。隨著李源和魏弘的兵敗,他們被姜承梟一巴掌打成了平民。

如果不能重回顯貴的階層,沒有朝堂顯貴的身份,將來家族註定會漸漸沒落,甚至變成泥腿子和商賈。

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

向北晉投誠的三成關中貴族,目前獨孤家和竇家屬於勢力第一階層,元家、陳家、莫家、趙家處在勢力第二階層,剩下的小魚小蝦們全都依附在六家手底下討生活。

獨孤整掃了一遍書房中跪坐著的二十幾名各家家主,心底不由的唏噓不已。

想當年,他們最鼎盛的時候,獨孤家、竇家、魏家、宇文家、李家、侯家、於家等等等,哪一個拿出來不是富可敵國,權傾朝野。

世事變遷,魏家造反被打落凡塵。李源兵敗,隴西李氏被朝廷連根拔起。宇文家就不用說了,宇文述那個王八蛋當年要是能和他們一條心,不至於走到現在這一步。

想到這裡,獨孤整又有些自責,如果當年與魏家好好談談,現在絕不會是這樣的下場。

“諸位,好久沒這麼聚在一起了。”獨孤整蒼老的臉頰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有落寞,也有灰敗。

依照目前的天下大勢而言,他們其實還是輸給了姜家。

他們在武帝手上逃了一劫,挖掉了厲帝的根子,卻沒想到出了個昭王。

這個小時候被權貴們戲稱‘犬子’‘藥罐子’‘短命郎’的昭王,一出手就沒給他們反應的機會,直接一巴掌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