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選士進行的如火如荼,酒肆茶樓,閒暇之餘不由得對此進行熱烈討論。說是討論,其實大部分都是覺得自己選不上計程車子在抒發胸中不滿,儘管此刻中正選士的結果還沒有公佈。

“名門世家,梓材輩出,不過躺在先祖光輝下坐吃山空的廢材卻也不少,此番憤憤不滿之言,不過司空城旦之言。”

這話據傳是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吏部尚書王大人說的,說話的地點在天閣紫微堂。

到底怎麼流露出來的沒人知道,不過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這話確實是吏部尚書,大中正官王鴻大人說的。

好傢伙,隔天整個太原都知道王鴻噴了天下廢材士子。

關鍵是有人承認自己是廢材嗎?

那肯定沒有啊,所以來自各地計程車子毫無疑問開始質疑王鴻是不是在搞黑幕,想要排除幷州以外計程車子入官。

不久后王鴻義正言辭的表示,流言止於智者!

然後又有人說了,不相信王鴻的話,那就不是智者。

緊接著第二輪關於黑幕的事情又開始在太原發酵。

流言越來越兇猛,王鴻摔壞了一套王上賞賜的西域琉璃茶盞。然後傳聞王上對此很不高興,私下裡表達過不滿。

至於這是不是真的,那倒還真沒人質疑,畢竟這裡是昭王的地盤,誹謗君上,抓住是要車裂的。

不過此番中正選士確實進行到了一個讓人為難的境地,因為選與不選,都會讓人不好辦。

士子們就不明白了,王上怎麼不站出來說話,中正選士是給您提供人才啊,你不能不站出來啊。

昭王置若罔聞,一心一意關注安樂公主的婚事,好像把中正選士這件事情忘記了一樣。

時間一晃而過,至九月下旬,中正選士結束,士子入選名單公佈。

“太過分了,欺我河北無人乎!”

酒肆之中,一群河北士子聚集在一起,其中一名士子臉色漲紅,一拳打在案几上,酒水灑了一地,不少士子沒空心疼酒水,紛紛附和表達自己的不滿。

“七成幷州人,兩成中原人,剩下的一成才是咱們河北士子,這是欺負咱們!”

“不錯,先前吾還以為王鴻身為名儒,定會秉公而待,沒想到他卻是第一個糊弄吾等,是可忍熟不可忍!”

“不服!”

“不服!”

張閎立在窗邊,心中不屑,不服又能如何,你難不成還敢去天閣打一頓王鴻?

“咱們河北亦有人在朝為官,何不去找那幾位大人?”一名士子提出建議。

“難。”說話的是一名出身范陽盧氏的子弟,“諸位有所不知,盧公、崔公乃至高公三位大人,位高而權輕,哪有六相那般遮掩天地的權力呢。”

“那吾等就要受此不公正的待遇嗎?”士子咬牙切齒,一臉憤恨。

便在此時,張閎走過去,言道:“除了六相,只有一人能替吾等說話。”

“誰?”

“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