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羅曾遣派使者見臣,願意求娶我朝公主,獻出五十萬頭牛羊,退兵塞外,永遠臣服晉室。但是臣事先發現了處羅兵力不足的情況,猜測他這是緩兵之計,是故斬殺了突厥使者,率軍反攻。”

長孫晟道:“此事臣應該事先稟明陛下,不該私自做主,這是臣的過失,還請陛下恕罪。”

還以為你要一直瞞著朕呢,長孫晟。

皇帝瞥了一眼內衛呈上的奏報,再度將目光望向長孫晟,平靜道:“戰機稍縱即逝,朕也帶過兵,清楚這些淺顯的道理。再者,處羅想求娶朕的公主是在痴人說夢,他還以為晉室是前朝北魏那些無能之輩麼。長孫將軍何罪之有,朕覺得你做的好。”

然而,長孫晟固執道:“陛下,臣對陛下有隱瞞,只求陛下恕罪,不敢奢求功勞。”

老丈人,你這求生欲也太強了吧。

姜承梟低著頭默默無語。

皇帝面容略微波動,他先前還為長孫晟隱瞞了突厥使者一事不滿,沒想到他竟能如此誠懇的認錯,這著實讓他沒想到。

趙王道:“陛下,長孫將軍隱瞞和談之事確實有錯,但是此番擊退處羅兵馬亦有功,還望陛下寬大處理。”

一些大臣面色古怪,你趙王好歹是長孫晟親家,現在打贏了突厥你不幫忙親家爭功也就算了,怎麼還潑冷水呢。

長孫晟則在心中默默感激趙王,這個親結的真好。

楊太素則臉頰抽搐,長孫晟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狡猾了,還特地留了一手。

齊王再次言道:“父皇,正如趙王所言,長孫將軍雖然有隱瞞之錯,但是亦有功勞還望父皇寬大處理。如此,首功當屬楊相。”

楊太素:“......”

高巽目光在楊太素與齊王身上轉了轉,笑眯眯附和道:“臣以為齊王所言有理,首功當屬楊相。”

這倒是讓齊王驚訝了,高巽這老東西居然還會附和他。果然,此番首功當屬楊相。

“兒臣也以為二弟所言不錯。”太子見高巽站出來,亦出列笑著道:“楊相勞苦功高,實乃朝廷柱石,首功當屬楊相。”

楊太素正準備說什麼,不想一眾大臣紛紛附和:“臣等附議。”

皇帝輕輕點頭,道:“楊相,你就不要再推辭了,這是眾位大臣的心意。”

楊太素張了張嘴,發現自己好像沒有什麼能拿出來反駁的,只好接下了這首功,被皇帝封為楚國公,紫金光祿大夫,賞賜金銀器物無數。

緊接著皇帝又對長孫晟言道:“長孫將軍忠心為國,對朕一片赤誠,加封蕩寇郡公,任司農寺卿,銀青光祿大夫,賞金萬兩.....”

長孫晟心中鬆口氣,接了封賞。

鄭善願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皇帝,心中暗自嘀咕,雖然臉上不當作一回事,但是下手依舊實誠。

嘿!這是下馬種地啊。

此時,皇帝笑看著姜承梟,言道:“這首功和次功你攀不上情有可原,但是此次若不是你能守住婁煩關,太原郡只怕此時已是生靈塗炭。是故,朕覺得你亦有大功,說說看,你想要什麼?”

這次倒是沒有哪個大臣敢跳出來說什麼,皇帝都這麼認為了,你還敢反駁皇帝?

身在文官陣列的禮部侍郎裴矩與其族弟工部侍郎裴昀站在一起,兩人悄悄低語幾句,稍後,裴矩與裴昀皆是看著年輕的將軍,似乎很期待他的要求。

此刻趙王背對著他,姜承梟一時間有些躊躇不定,他想起剛剛老丈人強烈的求生欲,不假思索道:“陛下,卑職不過渺渺之身,固守婁煩關的是五千晉軍士卒,他們大部分都陣亡在婁煩關戰役中,請求陛下厚賞他們的家人。”

裴矩與裴昀對視一眼,各自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欣賞。如果說這番話的是個三四十歲的老臣,他們不會覺得意外,但換成了一個年紀輕輕的青年,這可就難能可貴了。

畢竟,這世上沒有幾個年少得意的人能抵擋得了“名利”二字。

趙王教導的好兒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