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叔的眼光好啊,當年潁川,劉擎不過一介白身,便願意追隨,如今,荀彧已為雁門郡丞,同樣他還知道,這不過是劉擎明面上的實力而已。

大爺的眼光也是真的好,竟早早的想與之結親了。

不過因為荀彧,荀氏這一筆投資做的可真是絕佳!

最後,荀攸還是接下了這個“任務”,回到自己住處之後,寫了兩份信。

一封送去雁門荀彧,一封送去潁川荀氏。

……

冀州,常山郡。

回到元氏數日之後,劉擎的生活變得日益清閒,也多了一些時間可以陪伴昭姬。

常山連同元氏縣在內,共有一十二縣,在沮授與田豐的治理下,一切都井井有條,劉擎十分放心,乾脆帶上衛隊,和昭姬相伴,出遊去了。

第一目的地便是新建的工坊之城石邑。

元氏至石邑的直道正在修整,按劉擎的要求,在原先官道的基礎上,再進行拓寬和平整,以求可容納四車並行,在劉擎的構想中,雁門的鐵,石邑的裝備,滿足的不僅僅是幾千上萬的軍隊,在未來,甚至是幾十萬的。

馬車平穩的行駛在直道之上,幾乎很少顛簸,劉擎依靠一側,望向窗外的明媚風光以及常山新氣象。

蔡琰則坐於一張小案之後,手捧一卷竹帛,低著頭認真的啃讀。

微風從視窗拂入,蔡琰額前劉海隨風輕擺,而她沉浸在書中,偶爾有髮絲調皮的擋住視線,她便會無意識的將一縷髮絲勾到耳後。

車外明媚,車內靜謐,若是沒有這亂世,或許小日子過過也很不錯。

或許車內有些熱,蔡琰的臉蛋紅撲撲的,劉擎突然生了個小念頭,湊過去捏了捏。

蔡琰回過神來,面帶茫然的看著劉擎。

“夫君,何事?”

劉擎搖搖頭,表示無事,提醒了一聲,“休息一會,來看看外面的風景。”

說著,他伸出一隻手。

蔡琰放下竹帛,乖巧的扶著劉擎的手,換了個位置,坐於劉擎身旁,望向外面。

雖然是日中,但外邊依然有人不畏酷暑,在田間地裡走動,馬車一路駛過,偶爾也能看到在修整路面的勞工。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夫君,他們能一心耕種,多虧了你。”

蔡琰話中充滿了濃濃的崇拜之意,戰亂之地的慘狀,她在來常山沿途見過不少,而劉擎治下,則是另一番景象。

“可這終究只有兩郡之地,若天下人皆能安心勞作,該有多好,沒有人餓死,沒有人為了搶糧食,去迫害別的人。”

“這是夫君的志向嗎?”

劉擎笑笑,“算不上!”

這是實話,因為劉擎想做的事,比這多的多。

昭姬聽到的“算不上”,卻是另外一種意味,“夫君,能保兩郡之民,已十分難得。”

聽著略帶安慰的話,劉擎笑將蔡琰腦袋揉入自己懷中,心中道了聲“傻瓜”。

“等我讓雁門與常山兩郡人都能吃飽後,我想多做點事,你可願助我?”劉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