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曹操問計荀攸(第1/4頁)
章節報錯
劉擎展信一閱,內容正如他所料,劉備先是對劉擎料的敵於先誇讚了一番,然後是自己因此建功的感謝。
對於幽州的局勢,也作了簡單的說明,公孫瓚與其擊敗了張舉所部,“假天子”張舉被斬,而張純也選擇了退避,向北逃去,不知所蹤。
另外,州牧劉虞到任後,開始派遣使臣在各大遊牧民族中走動,曉之以利害,因為劉虞曾為幽州刺史時,聲名在外,烏桓等勢力皆買賬。
丘力居聽聞劉虞到此,更是直接選擇歸附。
原以為幽州局勢就此穩定了,不過,接下來信中的內容,著實令劉擎也有些意外。
公孫瓚與劉虞未來不合,劉虞最終死於公孫瓚之手,這一點劉擎這個歷史渣也是知道的,只不過其中糾葛,並不清楚。
劉備信中明說,公孫瓚以為自己有足夠把握擊敗烏桓,獲得更多戰功,可惜劉虞到任後,強行鎮壓政策便成了相容幷包,而且烏桓丘力居也願意歸附劉虞。
公孫瓚不甘心即將到手的戰功變成劉虞的功業,於是用了下等手段,截殺了外族使者,對於這個有些瘋狂的舉動,劉備也驚嚇得不輕。
他自然是反對的,雖然公孫瓚立功心切,兩人又有同窗之情,可這件事明顯違背道義,違背劉備處事原則。
這幾乎不存在站隊的問題,一邊是幽州牧劉虞,幽州最高長官,而且是漢室宗親,劉備身為幽州漢室宗親,自然以其為尊。
劉虞顯然也知道公孫瓚所為,卻沒有降罪,反而表封公孫瓚為降虜校尉,都亭候,又兼領遼東屬國長史。
遠離了右北平郡,有點發配戍邊的意思。
劉備拜見劉虞後,以赴任為由,急匆匆去中山國安熹縣了,省得夾在宗親與同窗、長官與戰友之間,左右為難。
劉擎看著信中所書,或許劉虞與公孫瓚,便是這般結下樑子的,在漢室傾覆之後,公孫瓚便起勢,殺了劉虞,割據幽州。
劉擎對公孫瓚沒有什麼好觀感,在他立場,他就是謀逆之臣。
反倒是劉虞,三觀頗正,能力也出色,而且始終擁護漢室,至死不渝,若非亂世,妥妥的國家棟梁,歷史上死的實在可惜。
現如今,劉擎當然不能任這種事發生,有他坐鎮冀州,公孫瓚敢動一下試試,或許自己也可以抽出點空,前去拜訪一下劉虞。
《重生之金融巨頭》
劉備能將幽州之事悉數告知,顯然是將劉擎當作了可信賴之人,還是因為那個傳統,別看劉擎年紀小,劉備能建功立業,還是因為劉擎舉薦。
“玄德倒是上道,還邀我往安熹做客。”劉擎自說自話,放下書信。
中山國與常山郡相鄰,而且中山國人善經商,這一點劉擎以前便知,確實可以去走一走,畢竟領地要發展,自然不能封閉起來。
“夫君,酒食已備妥。”蔡琰回屋道。
劉擎過去,牽上蔡琰的手,“走,夫人與我同飲!”
今日蔡琰有點小情緒,灌點酒,睡一覺,便好了。
……
翌日,雒陽城中。
荀攸早早的起來,按慣例詢問家中下人是否有北向的書信。
今日果真有!
而且正是自己所盼之雁門荀彧來信。
“終於來了。”荀攸好似早知道一般,感慨著回書房,開始認真讀信。
族叔信中說了一些極為家常之事,比如族伯荀儉與其父荀緄身體是否無恙,比如家中妹妹荀採年已及笄,是否尋到良配,又比如他荀攸年事漸高,是否依然耳聰目明,看得荀攸直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