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清賠的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儘管古人沒有對什麼是“盛世”下過具體定義,但在宋史學者王曾瑜梳理相關史料後指出,古人心中的盛世至少要滿足四個標準:一是吏治清明,貪官汙吏稀少;二是百姓安居樂業;三是社會犯罪率低;四是容納和歡迎直言,凡是不符合這四點的,就不足以稱之為盛世,歷代大臣也常常以此四點來勸諫皇帝。
如南宋高斯得曾奏稱:“君臣之間,相覿以貨,相賂以利,此桓、靈汙濁之事,豈盛世所宜有哉?”——君臣間靠利益關係維持,這不是在盛世中應該出現的。
大明時期,萬曆十七年進士,“東林八君子”之一的高攀龍上奏疏:“赤子寒無一縷,赤身立骨,輾轉於塗泥之中,叫號於風雪之夜,豈盛世光景。”——老百姓沒有衣服穿,在風雪中哀號,豈是盛世該有的樣子?
萬曆十七年一甲第一名進士焦竤有言:“今饑饉頻仍,群不逞之徒鉤連盤結,此非盛世所宜有也。”——現在常有饑荒,遍地都是匪徒,這不是盛世該有的情形。
南宋虞儔上奏稱:“朝士大夫多不敢竊議時政,於心有所不然者,不過相視太息而已,此豈盛世氣象耶?”——朝中大臣們不敢議論時政,心中有所不滿,也只能相對嘆氣,這難道是盛世中應有的現象嗎?
然而對照王曾瑜提出這四點標準,康雍乾三朝隨便哪一朝都難以滿足其中任何一點。
首先是第一個標準,吏治清明——康麻子怒斥群臣,庸掙搞養廉銀,錢聾年間更是有大名鼎鼎的和紳和中堂,這三朝哪個能跟吏治清明掛上鉤?
第二個標準和第三個標準其實可以結合在一起,因為百姓真的能夠安居樂業時,社會的犯罪率就會低,反之亦然——從麻子時期的三藩、庸掙時期的白蓮教和曾靜,錢聾時期的白蓮教以及錢聾三十九年的王倫起義,再加上從大清入關開始就連綿不絕的反清復明,恐怕大清時期也談不上什麼安居樂業。
即便是深信“康乾盛世”之說的戴逸,亦在書中寫道:“如果每人有土地四畝,得糧食四石,可以維持生活的話(指可以保證每天一升,大約一市斤),那麼,1790年,全國人均耕地只有三畝,糧食只有三石,已經不足。”
由此可見,所謂“康乾盛世”中,老百姓是普遍吃不飽飯的,而吃不飽飯的老百姓會幹些什麼?
《南明史昭宗本紀》記載,藍旗章京兀兒特在永曆帝被俘以後大罵吳三桂,說他食明朝厚祿,卻對大明不忠,可惡至極,然後又對部下說,我看永曆帝朱由榔相貌堂堂,才是真命天子,我們不如反了吧,擁立他反清復明。
再然後,兀兒特手下的那些八旗兵還真就剪了辮子,準備擁戴永曆帝反清復明。
當然,這些人並沒有掀起什麼大風大浪,最後還牽連了兩千餘人,永曆帝朱由榔也白高興了一場,但是由此也不難看出,連大清自個兒的八旗鐵桿都有人張羅著反清復明,要說大清時期的百姓能有多安居樂業,估計也沒什麼人會相信。
至於第四個標準,自然就更不用多說——中原堂口的歷代皇帝,只要是稍微像點樣兒的都會說幾句“朕躬德薄”之類的場面話,順便再追憶追憶三代之治、上古賢王,表示自個兒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比如說唐朝時的著名大噴子魏徵敢拉著李二狂噴甚至故意使壞憋死李二的鳥,宋朝時的大噴子包拯、寇準一個敢噴皇帝滿臉唾沫星子,一個敢扯著皇帝的衣袖上戰場,明朝時期的大噴子海瑞海剛峰更是在奏疏裡指著嘉靖的鼻子罵“嘉靖嘉靖,家家皆淨”,不僅罵的痛快,海剛峰還在嘉靖噶了以後升官。
反觀大清,可曾出過一個著名的大噴子?
一個都沒有!
因為大臣直諫就代表皇帝有錯或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中原堂口的皇帝,只要是稍微像點樣兒的都會在被噴之後說幾句“朕躬德薄”之類的場面話,順便再追憶追憶三代之治、上古賢王,表示自個兒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反觀大清的十二代明君聖主們都都認為自個兒是極致完美的皇帝,根本就不可能犯錯。
在此,我們不得不承認大清朝的十二代明君聖主們演戲的功夫都很好,從當初“披麻戴孝、哭天喊地、演順治哭崇禎、賭咒發誓要替君父報仇”從而得以入關開始,大清的歷代明君聖主們就在影帝的道路上狂奔不止。
身為一個影帝,大清的皇帝們當然知道該怎麼打造人設——再完美的影帝也會有黑粉,大清自個兒幹過什麼破事兒也沒有人比大清的明君聖主們知道的更清楚,再加上由夏商到宋明都有大噴子狂噴皇帝,皇帝因此得到善於納諫的美名,所以大清的明君聖主們也有意培養屬於大清朝的大噴子。
在這個前提下,大清朝敢於直諫的“大噴子”孫嘉淦也應運而生。
要是正常情況下,這位歷經了糠稀、庸掙、錢聾三朝的大噴子就算不能跟魏黑子比肩,起碼也得比明朝的海剛峰更出名吧?畢竟大清的明君聖主們無時無刻都在想著拉踩明朝,大清好不容易有了一個能拿得出手的大噴子,這還不得往死裡捧?
可惜的是,大清版的大噴子孫嘉淦根本就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就像是娛樂圈的某些廢物,就算資方和平臺再怎麼砸錢砸人脈捧都捧不起來。
乾隆十六年八月,雲貴總督碩色上奏錢聾,說在安順府看到一本小冊子對朝廷放肆誹謗甚至捏造硃批,明著是為諫皇上疏,實則洋洋上萬言直指乾隆,羅列其有“五不解”“十大過”,指出了乾隆上臺後引發的各種問題,比如勞民傷財下江南,官員公款消費貪汙腐敗,賞罰不公,官員目無法紀,民間生活多麼疾苦等等——敢把錢聾年間的爛遭事兒都一五一十的寫出來,這屬於是典型的惡意攻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