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就靜靜的看著朱勁松,打算看看朱皇帝還能扯出甚麼新花樣——朱皇帝曾經許下可以出海建國的承諾是沒錯,新南威爾士很容易就能弄到手也沒錯,問題是人呢?

無論是大明直接居所新南威爾士,還是允許大臣們購買封地稱孤又或者朱皇帝又後再分封幾個親王啥的,最後不都得往新南威爾士遷移百姓實邊?

當然,真要是想解決大明丁口短缺的問題其實也好辦,比如說直接遷移一批單獨狗過去,給他們分配新南威爾士的小娘子或者歐羅巴、天竺、奧斯曼等地被賣豬仔的小娘子,這些單身狗很快就能把新南威爾士填滿。

問題是誰也不敢這麼幹。

別看大明的百姓平時都老實的跟鵪鶉似的,一個個慫的好像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可那是因為在大明本土,大明給百姓的福利本身就夠高,再加上上有官府管著,下有家裡的老人看著,中間還有鄉親們盯著,一是沒有鬧騰的必要,二是為了活出一個好名聲,所以大明的百姓才會很老實。

要是直接遷移幾萬單身狗,直接給他們分配新南威爾士本地的小娘子或者歐羅巴、天竺等地的小娘子當媳婦,這些單身狗們很容易就會炸窩——當妾還行,要是當正妻娶回家,還不夠丟人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大明在遷移百姓的時候往往都是成戶成戶的遷移,起碼得給那些半大小夥子們拴根繩。

而要成戶成戶的遷移,大明現在又沒有多餘的百姓可以往外遷,就算有也得先可著舊港、已經改名為燕然布政使司的中西伯利亞以及天竺,根本就輪不到新南威爾士。

所以,問題又回到了最初的原點——無論朱皇帝怎麼玩,都沒有足夠的百姓可遷!

然而讓曾誠等一眾大佬們沒有想到的是,朱勁松居然笑眯眯的說道:“咱們大明的丁口數量一直在漲,從三萬萬漲到如今的五萬萬也不過是十幾年的時間,倘若再有十幾年的時間呢?”

“卿等出海建國,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畢竟還要選擇封地,還要建設卿等的王宮,接下來還要設立官府,招募軍隊,等這些事情都忙活著,也差不多是一兩年之後了。”

“一兩年之後,咱們大明的丁口數量不說再多出一萬萬還是兩萬萬,哪怕僅僅只是多出五千萬,是不是也有一千萬百姓可以遷移到新南威爾士?”

被朱勁松這麼一說,曾誠等一眾大佬們頓時也回過味兒來了。

如果現在就開始遷移百姓,大明確實沒有多餘的百姓可供遷移,可要是等到一兩年之後,大明還真就能多出來幾千萬百姓,新南威爾士多多少少也能分配到一部分百姓。

或者說,新南威爾士本身未必能分到多少百姓,因為類似這種諸侯國跟秦王、晉王之類的諸侯國還是有所不同的,到底能遷移多少百姓過去,最後還是得看大明朝堂上的這些大佬們捨得花多大的代價。

比如說,朝廷徵調遷移到天竺給十兩安家銀子,曾誠等大佬們完全可以給二十兩銀子嘛,只要這些諸侯國還屬於大明所有,百姓們就不會嫌錢多。

只是在想通了這裡面的關鍵點之後,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又忍不住開始心疼自己的錢袋子,畢竟封地再怎麼不值錢也得拿真金白銀出來買,就算一頃地只賣一兩銀子,最後的總價格也得是個天文數字。

這麼說吧,幾百萬兩起步,上不封頂。

哪怕曾誠等大佬們為了讓朱皇帝放心,刻意將封地的面積控制在一個小布政使司的大小,最後也得一百萬兩銀子,換算成大明龍元就是一千萬龍元。

按照曾誠大明內閣首輔大臣一個月兩千龍元的俸祿來計算,一千萬龍元……

當然,到了曾誠和劉鶴鳴以及劉懷文等大佬的級別,俸祿其實已經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真正大頭的收入還是來自於少府給他們的乾股分紅。

也正是因為少府給大明五品以上的官員準備了不等的乾股分紅,大明朝堂上的這些大佬們才會玩了命的往皇家學院砸錢,才會玩了命的想要對外開疆擴土,因為皇家學院的成果越多,少府的經營種類就會越豐富,對外開拓的疆土越大,少府的市場也就越大,他們能夠得到的分紅也就越多。

還是以曾誠為例:曾誠每個月能夠拿到手的俸祿是兩千龍元,但是少府那邊兒的分紅卻高達五千到一萬龍元之間,若是再加上年底的年終分紅,曾誠一年能拿到手的起碼也得二十萬龍元,折算下來就是兩萬兩白銀。

雖說跟大清時期的三年清知府沒法相提並論,但是這個錢拿著不燙手,既不用擔心戶部下屬的稅務司找上門,也不用擔心錦衣衛找上門,更不用擔心御史衙門和都察院找麻煩。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大明的貪腐現象更多的出現在五品官以下,五品以上的官老爺們反而很少會貪。

而就在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們暗自心疼錢袋子時,朱勁松卻又將目光投向了柯志明:“歐羅巴那邊還有什麼事兒沒?”

柯志明搖了搖頭,躬身答道:“啟奏陛下,歐羅巴那邊兒的訊息暫時就這些,其他的倒也沒什麼了,不過……”

話鋒一轉,柯志明低頭瞥了曾誠和禮部尚書孟繁志一眼後又接著說道:“最近咱們大明百姓去歐羅巴游玩的有許多,尤其是那些豪商巨賈,又或者是勳臣貴戚之家。”

“這些人到了歐羅巴之後,往往會大肆購物,無論有用沒用的,只要看著新奇好玩的便會出錢買下,甚至還有許多人在歐羅巴那邊購置了產業,以至於歐羅巴人將咱們大明百姓看成是人傻錢多的,嗯,人傻錢多的肥羊。”

禮部尚書孟繁志頓時就懵了。

這事兒跟禮部有沒有關係?其實還真沒什麼關係,畢竟禮部的下屬衙門一大堆,偏偏沒有哪個衙門能管著大明百姓出海遊玩購物的。

可是要說這事兒跟禮部沒關係吧?偏偏禮部又有教化天下的責任,如今大明百姓在海外被蠻子們當成是人傻錢多的肥羊,禮部肯定也脫不了干係。

想到這裡,孟繁志乾脆苦著臉拜道:“啟奏陛下,臣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