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五大善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一說一,現在大明的錦衣衛只是基於崇禎十七年以後殘存的那部分慢慢重建起來的,對於大清朝廷的滲透那是相當到位,但是在在情報範圍方面,不僅比不上崇禎之前的錦衣衛,甚至都比不上大清的拉達克。
所以,大明現在對於印度那邊的情況並沒有多少了解,根本就不知道英格蘭還沒有徹底拿下印度,所謂的割讓一部分印度,也不過是借花獻佛,拿著並沒有到手的好處送人情而已。
但是這並不妨礙曾誠對於馬戛爾尼的提議有一個初步的判斷——這就是典型的癩蛤蟆搞青蛙,長的醜但是玩的花。
暗自斟酌一番後,曾誠才開口說道:“倘若大明願意跟貴國一起建立這個組織,卻不知又該以誰為尊?以大明為尊?貴國國主可會同意?若是以貴國為尊……,恕我直言,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若是創立這麼一個組織,大明跟貴國之間,只怕早晚會起了起衝。”
被曾誠這麼一說,馬戛爾尼也不禁有些麻爪。
英格蘭那邊自然沒有一山難容二虎的說法,但是類似的道理卻還是知道的,畢竟是盎格魯撒克遜的傳人,大英帝國的貪婪是永無止境的,早晚都有可能跟大明帝國發生衝突。
然後馬戛爾尼就感覺更有必要成立這麼一個組織了。
如果有這麼一個組織的存在,就算大英帝國跟大明帝國起了衝突,也完全可以把大英跟大明之間的衝突轉嫁到世界上其他的國家。
比如說,隨便挑選一個地方,大英和大明不親自出手,而是各自扶植一方,讓兩個小弟去打,以此來決定大英和大明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
這樣兒一來,大英跟大明就可以聯起手來,把全世界都當成韭菜。
如果沒有這麼一個組織……那大英跟大明之間一旦產生什麼衝突,最後就必然會鬧到雙方親自動手的地步,搞不好還會把整個世界都牽連進去。
一想到這種血淋淋的場面,馬戛爾尼就感覺糟透了。
一點兒都不紳士。
仔細斟酌一番後,馬戛爾尼猛的一拍大腿,說道:“要不然,咱們再把傻賊鷹給拉上——他們在遙遠的美洲大陸,跟大明和大英之間並不存在什麼直接的利益衝突。”
“我想您應該是知道的,在所有的幾何結構當中,三角形是最為穩固的,大明、大英、再加上傻賊鷹,就可以形成三角形結構。”
“當然,如果貴國有比較看好的國家——只要不是法蘭西,那麼剩下的都可以商量?”
曾誠卻搖了搖頭,說道:“且不說曾某現在無法直接答應馬戛爾尼先生的提議,就算能,曾某也必然會拉著法蘭西——傻賊鷹原本就是你們約翰牛的一部分,現在不過是分家了而已,你們彼此之間,遠比貴國跟大明之間更為親近。”
是的,相比起“滿是花花腸子”的馬戛爾尼,曾誠還是覺得皮埃爾那種水平的選手更招人稀罕,起碼更好忽悠一些。
但是馬戛爾尼卻急了:“不,曾大人,你可能不知道,大英是大英,傻賊鷹是傻賊鷹,如果說大英是紳士,那麼傻賊鷹就是流氓,騙子,小偷,強盜,神棍,總之,他們就是一群罪犯。”
“之所以要拉上傻賊鷹,也是因為他們所處的地理位置,不會跟大明和大英直接在陸地上產生衝突。”
“請相信我,我的提議,完全是為了大明和大英的利益考慮,而不是單純的因為傻賊鷹以前曾經是大英的一部分——實際上,大英跟傻賊鷹之間剛剛打過一場戰爭,雙方的關係並不友好。”
“而且,如果讓法蘭西也加入進來,那麼就變成了四個國家,一旦出現意見兩兩一致的情況,就等於又回到了之前只有大明和大英的時候。”
曾誠則是毫不猶豫的說道:“那就再弄一個進來,事實上,五個國家,遠比三個國家更好一些。”
然後馬戛爾尼就拿出了地球儀:“曾大人,你挑吧,你看看哪個國家比較合適?事實上,最合適的情況就是大明和大英形成世界的兩極,再加上一個傻賊鷹,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而且,這對於大明比較有利。”
憑心而論,馬戛爾尼提出來的方案確實對大明比較有利,因為這時候的傻賊鷹剛剛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正是跟英國最不對付的時候。
而之所以會提出這一點,則是因為馬戛爾尼在本著寧肯稍微吃點兒虧,也得把大明拉攏到盟友陣營的原則考慮——
大英能打贏大明嗎?
打不贏,說不定還會被揍得跪在地上叫爸爸。
既然如此,那就得想辦法先跟大哥混成一夥的,然後再拉著大哥一起去打其他好欺負的,從而一點點兒壯大自己。
《劍來》
最起碼,叫大哥也比叫爸爸要能高一輩不是?
曾誠當然也清楚馬戛爾尼的提議對大明最為有利。
但是清楚歸清楚,有些時候吧,這個賬不是這麼算的。
如果按照馬戛爾尼一開始的設想,這個還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才好的組織裡面由大明跟英格蘭組成兩極,再把其他的國家都圈裡邊一起玩,那跟大明繼續玩朝貢體系,英國在歐羅巴那邊開啟朝貢體系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