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英夷挺會玩兒啊!(第1/2頁)
章節報錯
跟第一批自認“使團”實質上跟冒貢的霍華德爵士等商團成員差不多,馬戛爾尼也是待在大明的時間越長就越心驚。
不同的是,霍華德等人心驚的是大明的市場和軍事力量,而馬戛爾尼心驚的則是整個大明。
無論是從國土面積還是從軍事力量,又或者是官府制度再或者從民生、教育、工業、商業等等角度分析,大明都要遠超整個歐羅巴。
這是很容易就能分析出來的資料——歐羅巴大大小小的國家幾十個,如果再加上那些屁大點兒的公國之類的,估計得有上百個甚至兩三百個,僅僅在歐羅巴流行的貨幣就有十幾種乃至於幾十種,更別說還有英法這種百年之敵。
一個亂七八糟的歐羅巴,拿什麼跟一個完整統一的大明帝國相比?
就以蒸汽機為例子。
透過霍華德此前提供的訊息來看,大清原本是沒有蒸汽機的,僅有的一臺蒸汽機車還是傳教士在一百多年之間給康麻子製造的,無論從哪方面看,大清的蒸汽機發展都要遠遠落後於大英帝國。
就連幹掉了大清的大明帝國,在前幾年的時候也是沒有像現在這麼先進的蒸汽機,最多最多也就是跟大英帝國的蒸汽機水平持平——這還是大英帝國出口到廣州的。
然而隨著時間的一點點推進,大明帝國的蒸汽機已經遠遠超過了大英帝國的蒸汽機,自己從大英帝國帶來的那臺“整個歐羅巴最先進的蒸汽機”,擱在大明簡單就像是個笑話。
原因很簡單,因為大明帝國的皇帝一直在瘋狂投入,無論是最尖端的蒸汽機研發還是最基礎的教育。
僅僅從這一點來看,歐羅巴就遠遠不如大明帝國。
至於說現在的大明帝國還沒有完成徹底的統一,像朵甘思和烏思藏、直隸、遼東都還在大清的手裡……這種事兒,霍華德爵士未必能看的明白,但是馬戛爾尼卻是看的一清二楚。
這種完法,不就是大英帝國最擅長的那一套?
不同的是,大英帝國僅僅只是把這種玩法用到那些小國的身上,比如說緬甸和阿拉幹王朝之間——唆使阿拉幹王朝跟緬甸死磕,等到時期差不多了,大英帝國再借機幹掉緬甸。
而大明帝國的玩法則是驅使著大清帝國向廓爾喀甚至於沙俄動手。
一想到這種玩法,馬戛爾尼手裡的菸斗就抽的更勤了。
“如果可以,大英帝國應該跟大明帝國結成盟友,從這一點來說,我不得不承認霍華德爵士是一個十足的蠢貨,他甚至還不如法蘭西青蛙們聰明——皮埃爾已經促成了法蘭西跟大明帝國結盟,而我們大英帝國呢?”
“如果可以的話,大英帝國應該派遣留學生到大明帝國學習,而大英帝國的國王陛下,更應該向大明帝國的皇帝陛下學習,加大在教育和研發方面的投入。”
“不得不承認,大明帝國皇帝是一位十分卓越的君主,不僅僅只是眼光超越了歐羅巴所有君主,他還具有歐羅巴君主們所不具備的美德和品質。”
“正如大明皇帝所言,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歐羅巴的那些君主們從來都只考慮到眼下,卻從來沒有想過的像大明皇帝如此長遠。”
“或許,我應該想一想,該怎麼樣才能讓大英帝國跟大明帝國結盟。”
隨手在日記上寫了一段,馬戛爾尼乾脆又放下了筆,轉而派人去聯絡鴻臚寺,提出了想要跟曾誠會唔的要求。
“曾先生,我覺得,我們應該坐下來,平心靜氣的談一談世界的局勢。”
見到曾誠之後,馬戛爾尼就直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如我此前送給貴國皇帝的世界地圖上面所顯示,現在的世界上,有大大小小的國家一兩百個之多,時不時的就會有戰爭和衝突,這簡直太糟糕了,就像是瑪麗嬸嬸烤出來的蘋果麵包一樣糟糕。”
曾誠一臉懵逼的看著馬戛爾尼。
首先,本輔什麼時候沒平心靜氣了?兇過你還是罵過你?
其次,瑪麗嬸嬸是誰?此人居然能把蘋果和麵包這兩種完全不相干的東西烤到一起?
再次,那些亂七八糟的國家願意打仗,這難道不是好事兒?他們不打仗,大明軍隊淘汰下來的那些火炮、燧發槍和手榴彈之類的東西賣給誰?
綜上所述,你丫到底想說什麼?
馬戛爾尼接著說道:“我覺得,我們應該聯合起來。”
曾誠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願聞其詳。”
馬戛爾尼道:“比如說,比如說大明帝國、大英帝國聯合起來,創立一個組織,要求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加入到這個組織裡面。”
“比如說,世界上有哪兩個國家產生了衝突,那麼就由這個組織來調節,如果有哪個國家不聽話,這個組織就有權出兵去教訓。”
小書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