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人汪建輝只用寥寥數語,就全方位壓制自己這個穿越者…….

算了,李達康覺得自己要做個大度的人,像今天這樣的小事,自己就別跟未來的手下去計較了。

但是美女當前,這樣一直被壓制肯定不行,總是要找回一點場子的,於是李達康轉移話題了,他覺得比藝術素養比不過你們,那就想辦法發揮一下自己的強項。

可是聊什麼呢?於是李達康就想到附近就是未來的“太古裡”,這可是後世很有名的一個商業地產專案。

並且“太古裡”的設計理念在國內一直都算獨樹一幟,因此聊這樣的話題也不算俗,正好適合在這種場合聊聊。

在真實歷史中,謝流生所在的太古集團在進入內地市場後,基本不做普通住宅地產了,主攻做商業地產專案,並且根據他們自己的細分,按型別分為兩種不同的模式。

一種叫“太古匯”,一種叫“太古匯”。

在太古集團內部,“太古匯”的檔次較低,在國內也做得比較多,這其中以粵省羊城的“太古匯”為代表。

但“太古裡”的檔次就高了,是真正高階的商業地產專案。太古集團進了內地市場將近20年,也才打造了3個“太古裡”而已。

一個就是跟前的京城三里屯太古裡,第二個是川省成都的太古裡(這個太古裡也正好是成都那個地方的原地名,所以這個專案,是太古和當地一家地產公司聯合打造)

至於第三個,那是要到李達康穿越那年才竣工,是位於申城“前灘”的太古裡。

必須承認,麥亨利領導的太古內地公司確實有兩把刷子,自從他進入內地市場後,尤其是隨著“太古裡”的空前成功,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非常受業內關注。

由於他那種獨創的“街區式購物中心”,採用開放式、里巷交錯的建築佈局,並且創造性的採用“雙層開放空間”等等非常先進的設計理念。

這種設計,使得每一層的商鋪都擁有巨大的人流量,不僅僅只有一樓最受歡迎

並且,它的每一層也能通往內部,讓內外毫無隔閡,可以順暢的進入到整個商業的各個位置。

正是因為確實很牛,所以業內還為太古裡創造了一個新的專屬名詞:CAZ(中央活動區)。

嗯,對於CBD(中央商務區),這個大家應該更熟悉,這個也是到李達康穿越時候,國內很多省會城市還在孜孜以求的東西。

但是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隨著城市發展的平穩化,格局日漸清晰, CBD已經落伍了,都在考慮轉型為CAZ。

這樣社群購物中心將更加普及,其定位以社群為導向進行微觀調整。

“對了舅舅,在你們太古集團,有沒有一個叫麥子傑的建築師?”

“誰?”

李達康努力回憶:“中文名叫麥子傑,應該是在……比利時還是德國哪個學校畢業的吧,至於他的英語名字……這個我就不太清楚……”

“哦哦,你是過小杰呀,不過在香江,大家都是叫他“馬可”。”

謝流生回憶起來笑道:“你一說比利時和德國我就知道了,都讀過,不僅這兩國家,聽說還有好幾個國家,英國法國都去便了,不過都沒拿到畢業證書,他呀,其實就是麥先生的堂弟,幾個月前剛回香江,呵呵,麥生還讓我帶帶他,這種人怎麼帶?不過小夥子為人還是蠻好,除了有點跳脫,想法那是真的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