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席間意外(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為本家中年大姐的一番話,李達康卻是沒有辦法了,他和翟老師一樣同樣沒法反抗,被人老老實實安排坐上“第二把交椅”。
並且在開席之後,前期的話題都是圍繞他來展開。對,就是中年大姐剛才提到的,李達康曾寫過的一篇論述宗教和外交關係的“學習心得”。
那位總裝的鐘上校有點迷惑不解:
“宗教和外交,這兩者也能聯絡上嗎?”
還沒等李達康開口,本家中年大姐搶先說道:
“達康那篇文章的核心意思,就是做外交工作,切忌以自度人,比如咱們國家,一直是信奉宗教自由的,並且一直都是比較徹底的世俗社會,遠古時代不去說它,至少2000多年以來,就一直沒出現什麼****的情況吧?就算有人想這樣做,基本也沒有可能成功,這是我們的國情,也是我們的思維習慣,但是在搞外交工作的時候,就不能以這種思維以自度人了,以為別人都是和我們一樣,這樣就容易犯一下錯誤。”
“哦?”
見到這位年齡比李誠斌更小的上校似懂非懂,李達康決定說點他更容易理解的。
於是他笑著對那位鐘上校說道:
“鐘上校,您是在總裝工作,在八十年代的時候,主要是哪個國家幫咱們提升了海空領域的核心技術?”
“這……除了當年的老毛子,那應該就是引進意呆利的技術最多了。”
李達康點點頭:“那像什麼陶瓷天線罩、聚丁二烯複合推進劑、以及星形貼壁澆鑄這些技術呢?”
“啊?這些技術好像都是從意呆利引進的,難道咱們國家和意呆利的關係有這麼好。”
李達康笑道:“關係好到什麼程度我不知道,但就這些高科技技術,從意呆利更容易引進卻是真的,而這一切,其實都要歸結於他們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
李達康點點頭道:“西方國家大多信奉基督教,然而在他們內部,卻有不同的教義,不同的教義其實對他們影響很大,就拿意呆利來說,他們是羅馬公教,也就是俗稱的天主教,他們和日耳曼新教還是有著明顯的區別,最起碼在這方面他們還是比較大方,不像日耳曼系的那些新教徒那樣摳摳搜搜小肚雞腸。”
李達康頓了頓:“大家都知道老毛子的斯拉夫人是信東正教的,而東正教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還是屬於羅馬公教這一派,當年老毛子幫我們建立了一百多個工業大項,我們從二毛那裡拿到一艘航母,希臘還幫我們擔保,還有我們的核電技術是從法國引進,這些國家為什麼更大方?這就要從他們的原始教義上找文章。”
李達康舉了這些例子,鐘上校差不多理解他的意思了:
“對對對,我們想引進西方的一些技術,美英德這些新教國家最小器,法意西這些天主教國家更大方些,所以我們做外交工作,不要以自度人,認為西方國家都是一樣,要了解他們這種宗教教義上的不同是吧?”
李達康含笑點點頭,當時寫那樣一篇“學習心得”他也是一時興起,他也從沒想過要到外交戰線去發展,所以這個話題聊到這裡,他也認為足夠了,他今天來的目的,可是為了酒廠那塊地呢。
當然嘍,像今天這種場合,當然是不可能直接說這種事,李達康的方法有點繞,他把翟青琳引進這個圈子,其實是想自己和翟青琳建立某種聯絡,希望能透過她,讓自己和京城的地儲中心搭上線。
在這之前,李達康對翟青琳的情況並不算了解,所以到底能不能透過她搭上線?李達康其實還不知道。
既然不知道,所以在這之前,李達康根本就沒跟翟青琳提起地儲中心這茬。
他這次的行為,其實有點像做一次風投,先給翟青琳賣個好,賣好的效果暫時未知。
於是在經過最初的這個風頭之後,李達康開始打醬油了,他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只是留意席上其他人的反應,尤其是翟青琳的反應。
總算還好,今天的主角畢竟是李誠斌,因此李達康的刻意低調還是頗有成效,從本家中年大姐舉杯向李誠斌敬了一杯酒之後,大家的注意力像是都轉移了,紛紛開始向李誠斌敬酒。
在杯籌交錯之間,大夥開始聊體制內的話題了,在座個個見多識廣,並且來自不同的領域,所以大家聊的話題範圍極廣,天南海北無所不包。
當然嘍,在這樣一種場合,有一個話題大家肯定是不聊的,那就是時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