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 排座次(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達康今天來的地方,其實是已經接近京城的“前海”了。
所謂“前海”,其實是帝都什剎海的一部分,什剎海由“前海”,“後海”,“中海”三塊水域組成。
這個地方是老BJ的心臟地帶,在帝都,一直都有“先有什剎海,後有BJ城”的說法。所以只有在這種地方,才算是正宗的“皇城根”腳下。
李達康發現一個挺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在品位方面,那無論是富豪或者體制內官員,大家似乎出奇的一致,宅子外觀一定要普通,但裡面一定要奢華,以便安靜地做一個富麗堂皇的宮廷大夢。
比如李達康今天來的地方,外面看上去很普通,高聳的紅牆,陰森的牌樓,天角的殘月,夜棲的寒鴉……嘖嘖嘖,在這初冬的傍晚,這裡簡直透露一股“我大清”殘留下來的陳腐氣息。
可是進到這個四合院裡面,你能看到仿金鑾殿的設計,隨處可見的紫檀木屏風和擺件,一水的宮廷格調雍容華貴,金碧輝煌。裡面的一切,都透著一股紙醉金迷的氣質。
李達康並不喜歡這種地方。
一如他作為一名資深土木狗,從來就不喜歡京城的四合院一樣。
他其實一直很奇怪,為什麼有那麼多穿越同行對四合院如此痴迷。
甚至有很多穿越前輩或者後輩,穿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先拿下幾套四合院再說。
嗯,作為專業人士,有時候李達康是真想提醒一下那些穿越同行啊,京城的四合院,其實真不是一個好的投資物件,尤其是你還屯幾套,那更是一個非常愚蠢的行為
真實歷史中的在06年,京城市曾在當時的西苑飯店就曾舉辦過“四合院拍賣會”。當時,共有16套四合院參與競拍,起拍價從200萬元到2750萬元不等。
整個拍賣會僅用了一個小時,其間無一競拍人舉牌,最終全部流拍。
08年,11套房買出了兩套。
09年,13套房再次全部流拍。
然後到了李達康穿越之前的最後一次,京城市出大招了,拿出來一套罕見的1000多平米的獨門獨院,這屬於老BJ少見的“稀世”三進經典四合院了。
那是一套法拍房,起拍價2.5億左右這是四合院拍賣的最高價,號稱“京城老城區傳統四合院司法拍賣標王”。
嗯,當時在拍賣的時候,網路上倒是有6萬多名吃瓜群眾在圍觀,也有300多人設定了“關注提醒”。
卻遲遲無人競拍。國內的隱形富豪們“各懷鬼胎”,四合院最終沒能逃過流拍的命運。
四合院為什麼不是好的投資物件?
原因很簡單,光是一個“租賃坑”,這就讓瞭解內情的人望而卻步。
按照咱們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在法院處置該房屋前,如果房屋已經出租且租賃合同尚未到期,新的買受人,是不能單方解除租賃合同,要求其搬離房屋的。
真實歷史中曾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例子:
川省曾有一位姓楊的老兄,他在當地花68萬買下一套法拍房,原本打算讓父母在此安享晚年,結果卻發現,該房屋上還存在一個剩餘租期長達19年的房屋租賃合同。
承租人不願意搬離,而這個是受法律保護的,所以那位原本想盡孝的楊老兄,最後也只能“啞巴吃黃連”。
普通房產尚且這樣,那四合院就更復雜,因為四合院都是老房子,歷史上肯定住過很多人。
很容易就可以想到:只要有一個人跳出來和你糾纏法律是保護弱者的,那麼就算你交了錢,你可能幾年時間都搬不進去。
所以那些屯四合院的穿越同行,想靠這個套路發家致富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最可能的情況,那就是你被這些四合院深度套牢,然後被快被銀行“限高”,成為連飛機和高鐵都不能坐的最倒黴穿越者。
當然嘍,儘管李達康對四合院無感,也並不喜歡這樣的聚會,卻架不住其他人喜歡。
比如身邊的翟青琳老師,自從進到這裡之後,李達康就感覺她整個人都變了,有點緊張,有點激動,有點喜悅,甚至有點手足無措,連走路都變的小心翼翼。
為了二鍋頭酒廠的那塊地,李達康當然也是拼了,所以他微笑安撫翟青琳:
“來,翟老師,跟我來,他們應該在這邊……”
李達康領著翟青琳來到側面一個廂房之後,裡面已經有5個人。
除了今天的正主李誠斌之外,其他四位都是本期高階培訓班的學員。
李達康一看,其他四位有三人比較熟,都是高階一班的學員,另外一個也是面善,那就應該是二班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