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康,你是不是有點奇怪,劉院的那個學生,他怎麼會分到省四建這種單位是吧?”

李達康笑道:“不是有點奇怪,這簡直太奇怪了,曾老師,你也在東大待了七八年,學校的情況你也清楚,就咱們土木學院,有幾個會分去施工單位,很少吧?別說他一個碩士,就連本科生都極少,所以這位汪師兄的情況……”

嗯,因為是校友,李達康倒也不好意思繼續貶低這位劉副院長推薦的人了。

因為他說的是實情。

要知道在八十年代,大學生可是老金貴了,並且那時候還是包分配,所以像金陵工學院這樣的重點大學,那別說是碩士了,就連本科生都很少分到施工企業

那時候連央企都很少,更別說他那種省一級的施工單位。

嗯,根據當年蘇省的實際情況,如果是省一鍵或者省二建也就算了,這兩家公司成立的時間早,在省內也享有最多的資源。

可那個傢伙還是省四建,屬於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那種。

僅僅是省四建也就算了,偏偏那傢伙混了那麼長時間,竟然還只是個質量處的副處長

李達康自己也是從施工企業幹起了,所以他知道早些年的一些情況,假如一個名牌大學的碩士,混那麼長時間還混那麼慘,通常就只有兩種情況:

第一是這個人是個水貨,業務能力完全不行,這才可能如此不受重視。

第二是這個人不會做人,並且是很不會做人,要麼持才傲物,要麼性格上還有其他嚴重缺陷,這才可能如此不受待見。

但無論是那種情況,這肯定不適合當一個地產公司的CEO,所以其實只聽到這裡,李達康心裡已經差不多把這位汪師兄PASS。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曾老師卻繼續開口說道:

“其實這位汪師兄的情況我也瞭解一點,當年可是學校的風雲人物,能力非常強,很受當年劉副院的器重。”

“啊?!”

曾老師繼續說道:“李達康,你不是自詡是東大的名人嗎,我跟你說,當年的汪建輝可比你有名多了,你出名那只是最後一年的事,可是人家不同,人家一進校就出名,並一直火到研究生畢業。”

“你胡說八道,我什麼時候自詡是學校名人了?那他怎麼……”

“你是問他為什麼混這麼慘是吧?我跟你說吧,他當年之所以只分去省四建,是他在學校時候出過事。”

“出事?什麼事?”

曾老師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兜了一個大圈子:

“具體情況我也不是太清楚,因為我進東大的時候,他都已經快研究生畢業了,我就聽劉副院說,他就是考研那年出的事。”

曾老師點點頭:“劉副院倒是沒跟我說太清楚,不過我想應該是吧,不然你想想,劉副院器重的高徒,那怎麼可能分去省四建。”

李達康不知道說啥是好了,既然是這種情況,那對這位汪師兄好像就要進行重新評估。

首先第一點,到這個時候,李達康對這位汪師兄的業務能力倒是不懷疑了

李達康雖然不瞭解他本人,但是瞭解他的導師劉穎副院長。

李達康非常清楚,像劉副院那麼精明強幹的人,一個學生如果想得到他的器重,那就必須要有真本事了。

並且這種“真本事”還不僅僅只是做學問,還必須會做人,需要整體平均素質比較強,這樣才能得到劉副院的器重。

那麼這位汪師兄是哪一類呢?

李達康現在判斷應該是第二類

他當年既然上過街還能讀研究生,像劉副院那樣的還願意當他導師,這就說明他的問題並不嚴重。

屬於可以“挽救”的那種,這才可以安安心心讓他讀完碩士。

當然嘍,儘管是屬於可以挽救的“熱血青年”,但前程受到影響那是肯定的,而他後面的履歷也就印證了這一點。

“怎麼樣達康,你覺得這個人還可以吧?”

李達康微微一笑,其實在重新做過評估之後,李達康已經基本認可這位還未謀面的汪師兄了

還是那句話,他雖然沒見過本人,但是他相信土木學院的劉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