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康躺在那靜靜想了一會,當他剛剛理出一點頭緒,卻被曾老師給打斷了。

只聽曾老師一聲嬌呼:

“李達康,你摸夠了沒有?”

李達康當即訕笑,他側身親了曾茹一口道:

“呵呵這怎麼夠,曾老師這麼漂亮,那一輩子也不會夠。”

曾茹丟給李達康一個白眼,雖然一副“你少來”的表情,但嘴角微微上揚,眼角更是已經有了笑意。

李達康卻不想浪費時間了,他再次捏捏曾老師的臉蛋:

“好了曾老師,這次的時間很緊張,融資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我肯定搞定就是,這次讓你來,主要是想商量你的事,你自己說說吧,這次回到東大以後,你自己是什麼打算?”

曾茹靠在李達康身上說道:“還什麼打算?聽你這個幕後大老闆的指示唄,這次回去,最好能和咱們母校簽訂一個長期戰略合作協議,然後藉助東大的社會資源,先搭起一個基本框架,慢慢讓康如不再是一個皮包公司,是這樣吧?”

聽曾老師像背書一樣回答自己,李達康的嘴角也掛起了一絲笑容,不過笑歸笑,其實直到這會,李達康心裡也並不踏實,不清楚曾茹能把這事辦到什麼程度。

沒有辦法,因為在李達康心目中,他把這事看得很重。

甚至從某種角度說,曾老師回東大,,在李達康心目中,這事比融資更加重要。

因為就算在香江融不到資,李達康手上還有近一億現金不是?

並且他手上還有兩塊土地,如果把那兩塊土地抵押給銀行,在國內的銀行同樣可以解決部分資金

買那兩塊地花了1.2億,並且還是透過公開拍賣的方式賣來,如果現在抵押給銀行,那就算不去做通任何關係,貸1.2億肯定沒問題。

並且這還只是今年!

以後等地價上漲土地增資,明年,後年…….時間越往後,能貸出來的錢就越多。

所以就算沒法得到老戴的擔保,從而在香江融不到資,李達康其實也並不擔心。

無非就是過一段時間緊日子而已,然後讓出一部分主導權,卻並不會影響那兩個專案的開發

在真實歷史中,有相當多做地產的同行,他們可是在拿完土地後就一文不名了,甚至有些傢伙,拿地的錢都是從銀行貸款,然而就是那樣,人家照樣可以把一個專案撐下來,有些人甚至還混得風生水起。

李達康還就不信了,自己一個穿越者,並且起步條件要比別人好很多,這還會比不上這樣一些地產同行?

所以現在李達康最上心的,那還是曾老師回金陵這事

因為“康如”雖然是註冊在香江,但如果定位在先做地產的話,那是不可能在香江做的。

除非李達康是穿越到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否則以香江地產行業的成熟程度,還有他們的內卷程度,以李達康現在的小身板,這年代去那裡折騰根本沒用,三五年都可能折騰不出任何動靜。

所以這個“康如公司”,就只能是回國內來折騰。

然而既然想回國內,卻又有另外一個問題,人呢?到哪裡去找人陪李達康一起折騰?

還是那句爛大街的俗話:二十一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

別看房地產被很多人看不起吧,但是在這一點上,卻是和其他行業相通,那就是想要在這一行混得好,同樣需要大量的人才。

不僅需要各種專業人才,更需要很多複合型的管理人才,這樣才可能在這個行業裡站穩腳跟。

在最開始的時候,李達康並不想這麼早進入這一行就這意思了。

因為他自己現在才21週歲,並且還要在西山學校待一年,那麼以他現在的年齡和身份,他憑什麼去網羅各種急需的人才?

千萬不要信那些小白的穿越同行,以為有錢就能辦成所有事,還什麼“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辦”。

嗯,不客氣的說,帶這種想法的穿越同行,如果他跑去地產界混的話,他最可能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他被別人賣了,他還傻乎乎的幫人家數錢。

就像巴西的足球巨星羅納爾多一樣,他退役之後跑回巴西買了一棟房子,然而住著住著就發現不對了,這棟房子明明是自己出錢買的,可是產權為什麼會登記在自己房產經紀名下?

於是大羅不服,他開始打官司,起訴自己的房產經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