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又一筆代理生意(第1/3頁)
章節報錯
和阿水同志聊了一個多小時,兩人有說有笑走了出來,送走我水哥之後,李達康又去關心一下籤約情況,卻發現還沒有完全弄好。
那位律師說,這畢竟是標的幾億的大合同,因此為了保險起見,也是為了今後不出現爭議,建議老齊最好還是拿到一份東大一把手的授權,這樣就完全沒有問題。
這當然是小節,也是技術上的問題,充分體現了這位港府律師的細緻和專業性,因此齊副校長自然是從善如流。
詢問該如何操作的時候,那位律師說到,如果想今天就簽約,那就讓學校傳真一份授權書過來就可以,影印件先在特區政府的相關部門備案,相關部門會承認影印件的有效性,等下次來香江,再把授權書的原件帶過來就可以。
考慮到這份和怡和的代理協議最好在今天之內完成,因此老齊自然是馬上和家裡打電話,把情況一說,潘校長那邊當然也馬上行動起來,問清楚授權書的詳細格式和注意事項,學校那邊已經在弄。
這當然需要一點時間,等李達康過來的時候,大家其實正在等學校的傳真。
面對這種幾個億的大合同,自然是誰都等得起,期間也沒人覺得不耐煩,大夥在等待的時候,很自然就續上之前的話題了,一群人熱火朝天的繼續討論當下的亞洲金融危機。
李達康注意到,目前大家議論最多的其實就一個話題:那就是如果香江的金融真出了問題,中央政府會不會出手救市?
這當然也很正常,畢竟無論是老齊或者東大其他幾個學院的副院長,他們雖然都是學者教授,但在經濟和金融領域,那還真沒有怡和幾個人專業.
既然專業問題沒辦法深入交流嘛,那當然就是聊這種“YES or NO”的話題最合適。
嗯,這一類問題其實就有點像“立場”問題了,既然涉及到“立場”,東大幾位老師的立場自然是完全一致,說法也和之前的老齊完全一樣。
他們對幾個香江人說,咱們內地政府從來都是說話算數,既然承諾了會救市,那就一定會救市。
幾個香江人的態度就沒那麼堅決。
老戴和那個港府律師還好,但另外兩個跟老戴一起過來的人,他們的態度就明顯猶豫很多,其中一個更是很悲觀,覺得就算有中央政府出手,但這次索羅斯他們來勢洶洶,不僅有備而來,並且點住了香江金融的死穴,因此特區政府恐怕很難全身而退。
考慮到還想和老戴合作一把,因此李達康也很自然的加入到議論當中。
李達康的態度當然就更加旗幟鮮明,他不僅說中央政府肯定會出手,更是直接對怡和那個最悲觀者說:
形勢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險惡,目前香江的外匯儲備900多億美金,全球排名第三,大陸的外匯儲備1200多億,僅次於小RB全球排名第二,兩者相加的話這就要遠超RB全球最多了。
而這種金融戰,外匯儲備其實就是彈藥,就是底氣,咱們既然彈藥充足,那真沒必要怕一個區區索羅斯。
李達康繼續對那個悲觀者說,咱們不僅彈藥充足,你更別忘記當今大陸主管經濟的是誰?那可是被西方稱為“經濟沙皇”的那位,他的水平和能力可是連當今美聯儲的主席都自愧不如。
在共和國的歷史中,不敢說他是最好的那位,但絕對是到目前為止最懂經濟的那位,目前的長老院既然有這樣一位在那坐鎮,索羅斯怎麼會是他的對手?最後真正難以全身而退的應該是那些國際炒家才對。
嗯,李達康既然把這位都搬出來了,這其實就已經把天聊死。
因為香江已經迴歸,所以就算怡和這些人再是英資,再怎麼有不同意見,也不好在這個場合和李達康爭論。
不過話說回來,怡和這些人都算是金融與經濟方面的行家,因此對於李達康這個“最懂經濟”的說法還是都沒有異議的。
其他不說,就說在過去數十年時間,國內經濟長期受到“三角債”問題的困擾。
“三角債”問題就是在這位手上得到解決的!
也正是因為解決了這個問題,經濟學就誕生了一個新名詞,叫做“軟著陸”。
不誇張的說,僅僅憑藉這樣一個功績,這就要秒殺絕大多數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因為“三角債”問題的產生,這其實和早年的計劃經濟有關。
大家都知道,由於在這種經濟體制下,所有權都是歸屬於國家,因此所有的經營者別說是所有權了,連經營權都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