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要跑到上交大去讀在職研招生。

李達康捫心自問,假如換作是他本人,他可能堅持不下來。

尤其不可能堅持三那麼四年,才拿到一個在職研究生的文憑。

而在前世的時候,大哥李達賢,也恰恰就是憑藉他的堅韌,徹底改變自己的境遇。

在經過最初幾年的困難時期,他很快成為單位的技術骨幹,並且在拿到碩士文憑後,他開始慢慢受到單位提拔重用,然後到李達康穿越那會,他已經成為這家半保密單位的常委副總。

嗯,其實到那個時候,他的日子可比李達康滋潤多了呀。

因為到了後世,咱們國家逐漸富了起來,尤其是軍費研發費用,那更是跟這個年代完全沒法比。

李達賢作為常務副,手中可是有鉅額研發費用的審批權。

在前世的時候,李達康還真就透過大哥的關係,幫單位攬了幾個軍事專案的工程。

就在這樣的回憶當中,那家衚衕口的小館子很快到了,等了大概20來分鐘,大哥李達賢終於趕回。

儘管自己都過得很窘迫,但李達賢還是很有兄長的覺悟,他開始關心的對李達康問這問那。

他問李達康在香江的情況,問流生舅舅的情況,然後問李達康接下來保研是什麼情況。

因為有外人在場,儘管李達康一直知道,這位張代表是大哥20多年的鐵哥們,但有些話還是不方便說,李達康就挑一些他認為能講的話回答。

不過等到吃過晚飯,李達賢領著李達康去他單位的招待所。

在招待所裡,李達康把流生舅舅給他5萬塊錢的事簡單說了一遍。等簡單說明這個錢的來由之後,最後李達康分出3萬港幣遞迴大哥:

“哥,流生舅舅給的都是港幣,我回金陵不方便,你還是在上海把它兌換了吧,其中2萬你幫我寄回家裡去,對了寄回家裡的錢你要說明,這錢不是給爸媽的而是給兩邊4個老人買點東西的,省得他們只會幫咱們把錢存著,至於剩下的一萬,你幫我給達智寄幾千吧,他是老么,從小生活自理能力也最差,還是多點錢傍身為好。”

“達智”就是兩人的三弟李達智,目前在北京理工上大二了。

要說三兄弟的名字還是很有一定講究。

聽父母說,大哥李達賢小時候最活潑,最調皮搗蛋,於是大人希望他變乖一點,於是起名“達賢”。

至於李達康,那是因為小時候生過一場病,大人希望他健健康康,於是“達康”。

至於老么李達智,別看他後面也是985,但是和兩個哥哥相比,小時候似乎就顯得不夠聰明瞭。

大人說他學會走路是最晚的一個,學會說話是最慢的一個,並且一直到初中,他的學習成績也是三兄弟中最差的一個,於是就“達智”。

聽李達康說起三弟,大哥李達賢也笑了:

“對了你說寄幾千,到底幾千?”

李達康擺擺手笑道:“這就是你做大哥考慮的事了,到底寄幾千?還有一次性寄還是分幾次寄?這都是你考慮的事,知道我為什麼留下一萬嗎,剩下的其實是給你的勞務費你知不知道。

“呵呵。”

其實李達賢當然清楚,這是二弟也想給自己一筆錢,這才這樣說而已。

不過兄弟倆的感情一直很好,所以李達賢也沒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