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飛上海還是挺快,下午5點出頭,李達康就已經抵達了上海虹橋機場。

在機場,李達康直接叫了輛計程車:

“師傅,送我到楊樹浦齊齊哈爾路,對對,提籃橋附近。”

李達康的大哥李達賢大學畢業後就分配在上海工作,而他剛才報的地方,就是他大哥的工作地點。

正是下班高峰時間,計程車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把李達康送到目的地,李達康下車之後左右看看,朝他大哥的工作單位走去。

現在的上海,可還沒有後世“魔都”的風采,尤其是楊浦,這裡雖然也算市中心,距離外灘非常近,但這是LC區,尤其是李達康目前經過的地方,那更像是一大片的棚戶區。

因為在舊社會的時候,這裡是碼頭工人居住的地方,以普通勞動大眾居多,因此楊浦,虹口,閘北這幾個地方,被老上海人稱為“下支腳”,區別于徐家匯,靜安,和黃埔這些“上支角”。

憑著記憶,李達康拐進一條小巷子般的小路。

“達康,這裡……”

李達康回頭一看,一個笑起來很陽光的青年在向他招手。

李達康當時也笑了,這個年青人他認識,名字叫張寶剛,是他大哥李達賢的同事。李達賢比李達康高兩屆,他本科從西工大畢業後,就直接分配到上海這家科研所工作,就在李達賢剛參加工作的那年,李達康曾來上海看望過他一次,他也就是那個時候認識這個分張寶剛的,因為他和李達賢的關係相當不錯。

至於這位張寶剛的身份,他是這個科研所的軍代表

不用太詳細介紹了,大家完全可以想象,這都馬上快要進入21世紀了,李達賢的工作單位居然還保留了“軍代表”這種職位,可見這是一個什麼樣性質的工作單位。

“張哥,我哥呢?”

“你哥今年到交大去了,可能要7點左右才能回吧,知道你今天要過來,特意讓我在這等你。”

說到這張代表看看手錶,依然是他最標誌性非常陽光的微笑:

“時間也差不多了,走,達康,我還是先領你去那家湘菜館吧,咱們就在那等你哥,達康可以呀,早就知道你去香江實習了,怎麼樣?畢業後是不是準備到香江工作?”

“呵呵沒有,我回來就是準備考研的。”

“噢,考研?考研也好,等哪個碩士或者博士再出來工作也不遲,這樣可能更好,你看你哥,現在參加工作後再去讀在職研究生,那過的什麼日子呀,我是真不知道他怎麼受得了……”

聽了張寶剛的話,李達康當時就沉默了。

別看李達賢本科畢業後就能分配到大上海工作,並且是一家還有軍代表的科研所,但是李達康卻是知道,他在開始幾年過得非常拮据。

工資也就幾百塊錢,並且他這種單位也沒有什麼油水,甚至因為單位的半保密性質,連像李達康那樣給秦教授當科研民工的機會都幾乎沒有

就算有了輪不到他,別看西工大也是985,但是他就一個本科生,在這大上海的科研所完全不夠看。

因此可想而知,像他這樣一個來自貧困地區的年青人,在家庭無法提供經濟幫助的情況下,在大上海打拼的窘境可想而知。

當然嘍,儘管李達康是個穿越者,他也並沒有想過要如何改變大哥李達賢的生活。

因為對於這個同胞大哥,李達康的內心還是佩服了。

不是他比李達康聰明,李達康也不認為他的能力比自己強多少,但是大哥有一個品質還是讓李達康自嘆不如。

那就是李達賢非常堅韌,非常的鍥而不捨,意志品質那是非常的堅定頑強。

比如就像張代表剛才說的那樣,他現在工資就幾百塊錢,並且作為最基層的科研人員,本職工作其實非常繁雜不是說多重要,但打雜其實最煩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