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牌儀式結束後,陳亞之通知博亞汽車那邊,生產產線已經都建設完成,可以進行現場稽核了。

博亞汽車約定在四月底,過來進行現場稽核。

陳亞之跟馮孟榮率先將模具運到生產廠進行除錯,差不多一個禮拜的時間,出產的零件基本達到要求。

很快到了現場稽核的日子。

博亞汽車一共來了五十多個人,由陳亞之包了一個大巴車,從魔都接了過來。

除了車身內外飾三個開發部門的總監之外,採購部,質保部和工廠的工藝總監也一起過來了。

另外各個零件的開發工程師,自然一起趕了過來。

總監們基本只是聽一下彙報會,具體的工作還是有這些工程師來做。

當然,也有另一層意思,過來也是看看精研科技的背後實力,是否還可以有進一步的合作可能。

做個幕後董事,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兒。

上午主要是稽核生產廠的各項官府認證檔案。主要是考察生產廠是否真的拿到了生產資質。

陳亞之將眾人安排在一個會議室裡,因為空間有限,部分工程師只能靠牆站在會議室內。

隨後,由陳亞之負責主講,工廠的各項資質檔案。

相關的資質認證資料,老早就已經掃描發給了各個負責人進行稽核過。此刻現場稽核,也只是看看資質認證的原件。

但也基本只是走個過場,如果認真起來的話,一個禮拜都看不完這些檔案。

看完生產資質後,陳亞之又開始展示專案管理,質量管理,生產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的流程檔案。

陳亞之前世時,一直在汽車行業。而且是在有汽車屆軍校之稱的博亞汽車技術中心,對於汽車研發的整套流程都是再熟稔不過。

他的這些流程,都是參考當前的工藝水平,結合博亞汽車的流程做出來的。

因而,稽核團隊在稽核時,都感到十分的熟悉,因而稽核起來也是非常輕鬆,很少有什麼無法理解的點。

內飾總監高慧玲誇讚道:“你們的流程做得很規範,跟我們博亞汽車的很類似。”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外飾總監汪國平道:“這個是不是拿著我們的流程檔案,做了參考的?”

陳亞之解釋道:“博亞汽車技術中心一直是我們國內的汽車屆標杆,相關的流程也早已經極其先進。

“這個我們也是花了不少錢,邀請了市面上業界比較知名的公司來寫的。”

汪國平笑道:“那估計是我們公司的畢業生了,這個畢業生倒是一點都不藏私。”

一個半真半假的玩笑,將這個事情摘了過去。

上午基本都是檔案類的稽核。

午餐就安排在工廠的內部宴客廳。

宴客廳在普通員工餐廳的樓上,有獨立的廚房和就餐區域。服務員的制服也是另外定製的。

眾人落座後,陳亞之率先道:“各位領導,很抱歉,條件簡陋,咱們中午將就下,吃頓便飯。”

隨後,開始上菜。說是家常便飯,但是紅燒甲魚,清蒸鱸魚這些硬菜卻是一個都沒少。

陳亞之,馮孟榮,彭蕾和馮孟雨跟各位總監,一起坐在主桌作陪。

彭蕾此時已經是精研科技的研發一把手,也是精研科技的副總。

此次三家工廠一起稽核,需要分成三個團隊。陳亞之跟馮孟榮一人一隊,另一隊則由彭蕾負責。

因為下午還有現場稽核,因此中午就沒有安排酒水。

吃過午飯後,休息了差不多半個小時,一行人分成三個團隊,前往車間稽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