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經聞言,突然後知後覺地想起,此行的重要任務。

岑經從懷裡拿出兩道明黃的卷軸,“哦,差點忘了。這是皇上捎我帶來的聖旨,我就不念了,你們自己看吧。”

紀辭記得,上次岑經給辭帝帶聖旨,也是這麼隨便地扔給他們的。

“岑經,這好歹也是聖旨,你也太隨便了吧。你這個官場老油條,就不怕我們參你一本?”

“都是自家人,這裡又沒別人,難不成,還讓你們跪我?”

就算他裝模作樣地宣旨,這兩位,誰願意跪啊?

紀辭把彩繡團扇扔給陶融,自己開啟聖旨,洋洋灑灑的,寫滿了溢美之詞。

簡而言之,就是說他們剿匪有功,特意下旨封賞。

只不過,紀辭眯著眼睛,將聖旨從頭到尾看了三遍。

紀辭進封為元嘉公主,加賜封地濟安郡。

半溪進封為郡主,賜封地蒼陽郡。

韋戰品階進升一品。

於遇、蘭揚賜金百兩。

……

該封賞的,不該封賞的,都提到了。

唯獨是當領頭功的陶融,隻字未提。

紀辭又將聖旨遞給陶融,“陶融,我是不是看漏了,為什麼沒有你的名字?”

“沒有他的名字才正常。你們不知道,朝堂上揪著陶融寬釋土匪的事,都要把他罷官了。還是太子殿下出頭,據理力爭,皇上最後拍板,功過相抵,那些大臣才揭過這件事。”

紀辭不免有些小失落,“這樣的話,那你什麼時候才能升官啊。”

岑經有些哭笑不得,“沒想到,阿辭還是個官迷。如果陶融升官的話,那肯定要調回京城,你們捨得這裡?”

“這麼一說,還是不升官得好。是吧,陶融?”

“以後,在夜梧安家落戶,也未嘗不是幸事一樁。況且……”陶融勾起笑意,指著聖旨上紀辭的名字,“況且,小小被進封為公主。以後,俞州的濟安郡,也是你的封地了。”

“濟安郡?不會又是個地廣人稀,一片荒蕪的地方吧。”

現在,一聽到封地,紀辭都怕了。

“俞州5郡,夜梧郡最為貧窮,蒼陽郡次之。濟安郡位於夜梧郡的西邊,是整個俞州最為富庶的州郡。小小若是不放心,改日,我陪小小一同去濟安郡看看。”

“那倒不用了。我就是覺得,皇上突然對我這麼好,我覺得有點瘮得慌。總感覺,他又要使什麼計謀了。”

岑經神色突然凝重了幾分,“如今,皇上的身體每況愈下,雖有湯藥調養,只怕也是日薄西山。皇上厚待陶融,為的是陶融能投桃報李,效忠太子殿下。”

紀辭突然想起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如此說來,新帝登基之時,便是陶融、雲時和被複用之時。”

如此一來,陶融、雲時和都會記住辭陌衍的知遇之恩,為辭陌衍盡忠報恩。

“別這麼愁雲慘淡的,還有另外一份聖旨。你們看完後,定然喜笑顏開!”

“是嗎?我倒是要看看,裡面到底有什麼內容。”

紀辭開啟聖旨一看,笑容怎麼也壓不住。

“陶融,我好像沒看懂,你給我念念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