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變法呀?”陸離問道。

“這次變法發生在天啟年間,所以人們稱之為‘天啟變法’”。趙夫人答道。

“好端端的,爹爹為什麼要變法?”若薇好奇的說道。

“是這樣的,知行在擔任了文淵閣學士之後,就開始幫陛下處理政務,他把政事處理的井井有條,給陛下提出的建議也是真知灼見,從來不主動附和陛下的意見,敢於據理力爭。雖然每次都爭的臉紅脖子粗,但是這樣也讓陛下更加器重他,稱知行為‘吾之子房’,陛下對知行也恩寵日盛。”趙夫人繼續講道。

尹陸離知道這個“子房”,漢高祖皇帝有三個肱骨之臣,用兵如神的兵仙韓信,掌管軍隊後勤的蕭何,最後就是多謀善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張象。

張象,字子房,他是春秋戰國時期韓國的丞相張開地的孫子,從張象的父親,往上數五代,都是韓國的丞相,被世人譽為,“五世相韓”,後來奉滅六國一統天下,而張象的故國就此滅亡,五世相韓,也就到此結束了,不過,他卻並沒有就這樣認命,毅然投入義軍,結識了當時還是沛公的高祖皇帝,一起反對暴秦,最後建立的大漢天下,開國後被封為留侯。

而天啟帝將知行先生稱為,“吾之子房“,器重程度,可見一斑。

“不過,一次知行偶然查閱了襄陽郡和宜春郡送來的奏摺,兩地都稱郡府財政虧損,流民漸多,有暴動的趨勢。為了弄清楚事情的原委,知行帶領數人親往襄陽郡城,探查民情,去了之後才發現情況比奏摺中說的還要差,那裡富者連田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貧苦百姓只能吃樹皮草根,有的地方已經開始易子而食,盜匪四起,人心惶惶,真的是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便是以屈,景,昭,三家為首的世族,他們巧取豪奪,兼併土地,又因為貴族有不用繳納賦稅的特權,他們便可以中飽私囊,搶奪朝廷稅收,而郡府為了增加收入,只能把賦稅轉嫁到老百姓身上,這就導致了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熱。”趙夫人說道。

“師母,這些世家貴族,為什麼可以不交賦稅呀?”陸離問道。

“因為當初大楚立國,便是世家聯盟,正是這些世家的幫助,才得以建立國家,為了獎賞這些世家,當時的皇帝陛下就免除了他們的賦稅,並且賞賜他們大片土地,就是這些特權,才導致世族的勢力越來越大。”趙夫人回答道。

“原來是這樣,那先生探查到了這些情況之後呢?”陸離似乎很想知道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繼續追問道。

“知行探查到這些情況之後,馬上就回去向皇帝陛下說明情況,陛下震怒,馬上召集朝會,討論了整整三天,在這期間,討論的大臣們餓了就吃點心,困了就曲肱而枕,倒地假寐,但是,最後還是沒有討論去陛下想要的結果。”趙夫人說道。

“那最後怎麼辦了呢?”若薇問道。

“這個時候,知行站出來,打破了僵局,他提出要進行大刀闊斧的變法,取消貴族特權,抑制土地兼併,不過,當時除了以范仲淹相國為首的小部分官員支援外,其他人都強烈反對。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貴族,如果取消特權,就觸及了他們的切身利益,其次,如果取消了貴族特權,屈,景,昭三大家族肯定會不服,若是因此引發矛盾,不利於楚國的穩定。”趙夫人答道。

不過最後陛下力排眾議,還是讓知行任文淵閣次輔,開始主持變法工作。知行在變法中提出,取消貴族世襲,改為軍功爵制,同時全國重新丈量土地,查出世傢俬藏的土地全部充公,將世家貴族的僱農全部返還原籍,去開墾荒地,另外還限制世家的私兵數量,最多不能超過兩千人,除必要的維護治安計程車兵外,其他全部遣散。

變法一年後,戶部歲末清查時,統計到良田增加了萬頃,人口新增兩萬戶,朝廷財政收入摺合為七千八百六十萬兩,與前一年相比,翻了一倍有餘,同時知行再去探查民情時,發現百姓家有餘糧,生活富足,民風漸淳。”趙夫人說道。

“果然如管子所說:‘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百姓生活富足之後,也就不會再去行劫掠之事。”陸離若有所悟的說。

接著陸離又問道,“那師母,聽你這麼說的話,先生的變法不是已經成功了嗎,為什麼還會辭官還鄉呢?”。

“事情當然不會就這樣結束,這次變法,讓楚國迎來了短暫的強盛,世稱‘天啟中興’,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百姓們說富足了,但是進世族口袋裡面的銀子就變少了,他們當然不會服氣,就會有人反抗,剛開始的小規模都被朝廷以鐵血政策給鎮壓。

直到屈,景,昭三大家族加入反抗的行列,三家為首的貴族勢力聚集五萬兵馬,佔據了襄陽郡,似有與朝廷分庭抗禮之勢,天啟帝自然也不會手軟,在得知三大家暴動後,直接點齊15萬大軍,準備御駕親征,蕩平叛離,不過,禍不單行,這個時候北燕侵入楚國,陛下無奈,只能讓範相國率領10萬慶曆軍奔赴戰場,此時朝廷的兵力捉襟見肘,自然無法繼續討伐叛軍,只能進行和談。”趙夫人說道。

“怎會有如此巧合之事?這邊三家一叛亂,邊境就突然爆發了戰爭?這兩者或許有聯絡。”陸離摸著下巴猜測道。

“你猜的不錯,正是昭家家主昭原政勾結北燕,希望北燕出兵,形成南北呼應,這樣朝廷只能與三大家進行和談,昭原政這個老狐狸,狡猾至極,先哄騙北燕出兵,增加談判籌碼,然後在和談結束之後,同意幫助慶曆軍共同抗敵。

就這樣,北燕被耍了一頓,未能佔得寸土,還損兵折將,賠了夫人又折兵,北燕自然也不會善罷甘休,一直屯兵在南陽郡,伺機南下。”趙夫人答道.

“那和談的條件是什麼呀?”陸離問道。

“三大家脅迫皇帝下‘罪己詔’,同時罷免知行,並且取消變法,要求朝廷承認自己是‘清君側’,而不是謀反,並且補償三大家軍費等損失五百萬兩白銀。”

“豈有此理,簡直就是顛倒黑白,欺人太甚。”陸離怒道。

“對呀,知行這個人,你們也知道,寧折不彎,自然不會同意,在朝堂之上說了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之後,就被皇帝賜金還鄉了,當時陛下也是為了保護知行,才讓他遠離這個是非之地,以免被三大家報復,之後三大家也與朝廷商討半月之後,達成和解。”趙夫人說道。

“哎,可惜先生的雄才偉略,受小人阻攔未能實現,我以後定要幫先生實現抱負。”陸離惋惜的說道。

“那你可得好好學習本領,將來才能幫你到你的老師。”趙夫人鼓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