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護的最後時光

中國幾千年的治史,如果用一個字概括的話,不過是一個“權”字。

何謂“權”?權,就是一杆稱,這桿秤可以稱出高低貴賤。

為了爭奪那杆權衡天下的秤砣,無數人都在角逐,幾千年來從未停息,一切的一切都是圍繞著“權”而進行,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而在中國古代,站在權力頂峰的,是皇帝,這叫皇權。君權神授,皇權是最至高無上的。

而身為皇帝既然享有這皇權,就必須管事兒,管天下的事兒。可是一個人根本管不了那麼多事,這就需要有人協助,需要把一部分權力割讓出去,讓別人來幫你做。於是,就有了宰相。

於是,一對矛盾產生了,君權和相權。

這就跟玩翹翹板似的,一頭是皇帝,一頭是宰相。

君權強,則相權弱,君權弱,則相權強,一切都處在這樣的消長平衡之中。

如果遇到秦皇漢武這樣的,那麼相權就大大削弱了,可一旦遇到的是漢獻帝,那麼相權就迅速膨脹了。

相權一旦膨脹過度,就會對皇權產生衝擊,這樣的人物,我們稱之為權臣。

而歷史上的權臣,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謀朝篡位型。這種人的結局,要麼一躍而成為皇帝,如曹丕、劉裕,要麼身死族滅,如桓玄。

第二、擅權亂政型。這種人不謀朝不篡位,但是喜歡玩弄權術,喜歡將相權凌駕於皇權之上,如梁冀、董卓。

第三、匡復社稷型。這種人往往利用手中的權力,輔佐君主,治理國政,但結局有好有壞,有的好,如周公、諸葛亮,有的不好,如霍光、張居正,但是這批人在歷史上卻普遍都有美名,有很高的人氣,粉絲眾多。

而宇文護屬於哪一類呢?顯然屬於第二類。

那麼,宇文護有功績嗎?有。

宇文泰臨終之際,宇文家族勢力很弱,如果哪位異姓大將突然振臂一呼,可能這天下就不姓宇文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宇文護不負宇文泰之託,爭取到了老臣於謹的支援,進而順利輔佐宇文泰的嫡長子宇文覺繼位,又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誅殺了趙貴獨孤信,徹底消滅了威脅皇權的不穩定因素。而且宇文護殺人,基本都是點到為止,也不會牽連太多人,不然楊堅不可能一直活著。

如果此時宇文護,積極輔佐皇帝,整治剛剛建立的國家,那麼宇文護,就可以邁入第三類權臣之列。然而,宇文護沒有這樣做。

宇文護並沒有想過篡位,如果他想篡位,之前有很多次機會,他都可以去做,但他並沒有。宇文護所做的是一次次弒殺君主,並且擅自殺害無辜的大臣(如侯莫陳崇),建立自己的政黨派,又窮兵黷武發動對北齊的軍事進攻,結果大敗而歸。

因此,如果給宇文護歸類的話,它屬於權臣中的第二類。

時至今日,宇文護的好日子,算起來也有十多年了,而且找回了失散多年的老母親,那更是志得意滿。

宇文護治理期間,拉攏了很多人,拉幫結派,把很多人都組織在自己的幕府中,讓這些人為他一人效命。楊堅後來稱帝后的佐命大臣中,很多人也都是出自宇文護的幕府之下。

但是,也有不少像楊堅一樣,拒絕倒向宇文護,並且對宇文護深惡痛絕的。

其中有一個人叫做蘇威,此人是蘇綽的兒子,蘇綽在前文中提到過,蘇綽是協助宇文泰進行軍政改革的第一功臣。

蘇綽在朝中非常有威望,受人尊敬,所以蘇綽死後,蘇威繼承了父親蘇綽的爵位,蘇家也是殊榮不斷。後來就被宇文護看中了,宇文護也想拉攏蘇威,並且還把自己的閨女,許配給了蘇威。

對於送來的新媳婦,蘇威照收不誤,美女誰會拒絕呢。但是對於宇文護的拉攏,蘇威卻毫無興趣。並且蘇威還帶著新婚妻子,偷偷鑽進了深山老林裡,找了一處山中的寺廟,從此就居住在這裡,埋頭讀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宇文護只能哭笑不得,真是賠夫人又折兵,女兒就這麼被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