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縱橫捭闔(第2/2頁)
章節報錯
孫歐接著說道:“林總,剛才開會時您說得很對,說實話,我們這些搞貿易的的確不好做,起早貪晚不說,利潤也不多,賺的都是辛苦錢。
像康師傅這樣的品牌真是太少太少,現在很多貿易公司都排著隊想進紅燒牛肉麵,說起來我也是最先和咱們金龍做生意的人,您看能不能多照顧一下………當然,貨款方面沒問題,五成定金一分不會差,這一點您放心。”
康師傅紅燒牛肉麵的利潤的確非常高,成本八毛錢,林雲規定的零售價是一塊九毛八,中間有一塊一毛八的利潤空間,比其他商品的利潤率多出一倍還多,關鍵是還能賣的這麼火,這樣的商品經銷商們自然都喜歡。
林雲點頭道:“這一點沒問題,孫總是咱鐵河區自己人,算是自家兄弟,能照顧我一定照顧,只要你們做的好,那以後不僅僅是泡麵這個品牌,其他品牌我也會優先考慮孫總,當然,前提是你們也要努力壯大自己。”
“那是那是,那………林總,咱們就說定了,明天我就來交定金。”
“好,明天我給你三千袋的貨。”
“哈,好,好,太謝謝林總了,那我明天早上過來,先交一個月的訂金。”
原來林雲每天只給孫歐兩千袋,現在一下子提升一千袋,這就是四百塊錢呀,一天四百塊錢,一個月就是一萬二千塊錢,拋去人工和車馬費,孫歐淨賺五千多,他能不高興嗎?
孫歐剛走,那個姜玉祥又偷偷摸摸的溜了進來。
“林總、宋總、杜總好,我老薑也來討賞了!”
孫歐和姜玉祥是最早進紅燒牛肉麵的經銷商,也是實力比較大的兩家,兩個人各有特點。
孫歐年輕一些,以前在供銷社幹過,後來供銷社不行了,他就出來單幹,業務方面比較熟。
姜玉祥這個人年紀稍大,也不算太大,四十左右歲,二十年前是個“街溜子”。
什麼是“街溜子”呢,就是那種天天不幹活,在街上瞎溜達的人。其實“街溜子”也分類,有一種是遊手好閒的二流子,在街上閒逛無所事事,搞得左鄰右舍雞飛狗跳。
還有一種是總想著賺點錢,這種人在大多數人眼裡不是遊手好閒,而是投機耍滑,總搞一些“歪門邪道”,即便賺錢了也不受人待見。
姜玉祥就是後者,天天想多賺點錢,今天偷偷賣只雞了,後天又偷偷賣倆雞蛋了等等,這在七十年代已經算是投機倒把的行為了。
等到改革開放後,姜玉祥“投機倒把”的生意變成了商貿公司,也算是沈城第一代商貿人。
跟孫歐一樣,姜玉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堅決擁護林雲制訂的規矩,也同意先交五成定金,林雲自然以禮相待了,同樣把給對方貨提高三成。
孫歐和姜玉祥之後就再沒有人了,當然,他們或許還在考慮,最後也會同意林雲的要求,可這些人在林雲心中的評級已經被調低了。
不要以為經銷商們會各自守著自己的地盤,不會到其他地方賣貨,這是不可能的,所謂地盤也不是政府規定的,連外省的貨都能賣到本省來,我為什麼不能把貨賣到別的區?
正如林雲所說,如今的經銷商領域屬於戰國大戰,每一方都虎視眈眈想要幹掉其他對手,當然,也不是說要把你趕盡殺絕,這也不可能,但勝者會獲得更大的資源和更多的渠道,至於敗者嘛,那就從經銷商變成分銷商唄,甚至改行做零售也可以,反正如今市場夠大,別人吃肉,你還是有湯喝的。
林雲這套縱橫捭闔將幾位經銷商搞得雲裡霧裡,三天後,所有經銷商都同意林雲的要求,先行支付五成定金。
其實這個要求不過分,林雲又給你利息,還比銀行高,怎麼算都不吃虧,但林雲給孫歐和姜玉祥兩家的供貨量各提升三成,其他家怎麼想?恐怕已經背地裡在盤算怎麼對付孫歐兩人了,不過他們不會怨林雲,因為林雲給他們飯吃,是主人。
至於林雲嘛,他才不管經銷商怎麼鬥呢,你們最好打的頭破血流才好,最後贏家也得主動找我,只要市場上不是一家經銷商,我就可以利用最好的商品佔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