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微風讓人感到陣陣涼意之時,人們套上了秋衣秋褲,這代表著秋天終於來了。

大街上滿了落葉,環衛工人推著車,拿著掃帚清理著落葉,又或者乾脆在路邊點燃,濃濃的黑煙升騰起來,過往的行人都捂著鼻子,不過這時沒有所謂的環保意識,人們也司空見慣了。

北方就是如此,秋季和冬季如影隨形,家家戶戶已經開始籌備起過冬的物資。

“老大,趕緊出來搬煤!”

林學東在廠子外大叫,林峰和林雲二人走了出來,看到門口停著一輛“解放”卡車,車上拉著一車煤塊。

現在城市還沒有實現集中供熱,家家戶戶過冬得籌備煤泥煤塊,工廠也是如此,一臺兩噸的大鍋爐就是過冬的根本。

林峰招呼著裝卸工把煤運進了鍋爐房,做為南方人的徐慧哪裡見過這些東西,對所有的一切都很好奇。

林峰弄了一身灰,孫秀芳拿著個雞毛撣子幫他撣去身上的煤灰,即便林峰已經十八歲了,可在母親眼裡還是個孩子。

徐慧很羨慕林雲一家人,和和睦睦,再看自己,從小受屈,在家跟後孃養的似的。

“弟弟,你們北方冬天冷嗎?”徐慧問林雲。

“還行吧,零下二十度左右,最冷時能到三十度!”

“哇,零下三十度?那………那能下雪吧?”

“過了十一月份就下雪,對了,我媽給你買的的秋褲穿上了嗎?”林雲問道。

“穿了,挺舒服的,在我們西川可沒有這樣的衣服,阿姨還給我做了件花棉襖,挺好看的!”

林雲有些無語,不過母親也為自己做了一件棉襖,還有大哥林峰,往常都是二人一人一件,今年又給徐慧加了一件,看來徐慧和母親關係不錯嘛。

做棉襖是北方母親的傳統技能,九月份就開始彈棉花,十月份開始做衣服,入冬就能穿了。

徐慧在沈城已經兩個多月了,早就和林家成了一家人,特別是孫秀芳,對待她跟自己女兒一樣。

也是,這個南方農村的大姑娘孤身一人千里迢迢跑到北方,人又特別勤奮,特別是她聊起自己小時候家時的“悲慘”狀況,孫秀芳覺得這個女孩太可憐。

北方城市裡的人對待女孩的態度要遠比農村寬容,生男生女沒什麼太大區別。

當然,如今的農村女孩在家族中的地位也比解放前強的多,這主要歸功於國家的農村政策,即便是女孩也會分到土地。

財產的分配權決定了地位,正是因為國家的這項規定,才成就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地位,只是因為婦女受體力所限,不能像男子那樣幹太多的活,再加上農村傳統的觀念,比較之下才有些“受欺負”,等到了二十年後,女孩子的待遇就比男孩子的待遇好多了,在家像個小公主一樣。

林雲感受到徐慧的思鄉之情,雖然她從家跑了出來,可家是所有人心底最深的根,走的在遠也會連著心。